首先表格上說了,灑水車只是讓塵土沾上水,這樣就不致於漂浮在馬路中
那麼重點在於,這時應該要再配上一組人力來清掃這些沾水的塵土
這樣才能確實清理乾淨
但那是第二類配置,而按照原PO之後說的,似乎看到的都是第一類配置居多…
所謂第一類配置,就是做個樣子讓環境"暫時性"的正常化,沾水的塵土未清掉,一段時間後依舊會復原
這時過去加現在的雙重塵土,反而使環境更爛…(說得更直接…這種作法就如同拿未來的錢來在現在花用的舉債政策)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呢…,當然就是便宜嘛,畢竟一組人力也是不小成本,一個月就要多花上7~9萬
選舉是非常花錢的,候選人提出的牛肉都得花錢兌現,這時哪還有想法去整治這種細部的環境問題…
只是作作樣子就好了,就像那馬路三天兩頭在挖,有時更是把平坦的道路挖成凹凸不平
這就如同上面說的,因為民眾要看政蹟,但愚民們只看得到淺短的政策
而挖馬路顯然就是一種便宜又明顯的政蹟,但偏偏就算便宜,挖多了還是會有財政危機,所以就低成本的隨便挖隨便補…
只是如同上面很多台北人,我想在台北甚至很多都是配第三方案的吧,加上又在深夜出動
那自然是高效率又不會擾民…,只是台北那裡有錢,就算花上雙倍、三倍甚至是十倍的成本,也不會對財政產生大問題
而台北以南的鄉下地區嘛…,像是我們台中人就自認倒楣吧…
不同的清潔用車,有不同的好壞處~~我最愛有吸塵器和大旋轉掃把的這種,可以把路邊的碎石都帶走,機車和腳踏車騎士也比較安全~~可是缺點是速度超慢,所以這類車輛,大多是在非交通尖峰時間時才會出動。灑水車大多是在下午兩三點以後出現吧,好處是,會先把道路中間的沙子灰塵沖到路邊,當車輛經過的時候,不會被揚起來,讓經過的騎士和路人吸入肺裡,也讓部份流入水溝,壞處就是還沒乾的時候,經過的騎士要注意。其實夏天的時候我很愛這種灑水車,路面溫度會降很多~~~
如果理解這些好壞處後還是真的不爽,就打電話去給當地環保局反應一下,看能不能請他們改個時間出動,或是換其他種類的清掃車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