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frank wrote:
至於車流最後一部車嘛,
就踩住煞車、點亮煞車燈吧,
這種情況常在林口- 南崁下坡路段發生,
很多車子到了下坡尾段, 因為一支固定測速照相, 所以常有車從100 踩煞車減到8x ,
一旦前方的車突然減速, 後方來車也跟著急減速, 常常在下坡尾段一大群車子擠在一起.
尤其車多時, 在尾段可能只有50~60 , 甚至開始壅塞走走停停,
所以在下坡中段就要注意, 可能在尾段來個急減速, 個人的習慣會按下雙黃燈, 閃個三下五下,提醒後方來車, 無論後車距離多遠, 重要是警示後車, 應減速避免接近時又急煞, 也是另一種危險.
也曾跟著遊覽車後面下坡, 就是到了尾段遊覽車開始放慢車速, 突然閃了雙黃燈(故障燈), 那一瞬間就了解前面可能壅塞或有事故, 接著遊覽車開始煞車減速, 我也跟著煞車減速.
閃雙黃燈 (故障燈) 只是一個方式, 傳達前車看到的路況/車況給後方 (不只是指後車) 來車. 適當的使用, 能避免許多危險.
hjfrank wrote:
如果你從後視鏡看到後面的車輛車速很不尋常,
我想還是趕緊切換車道比較要緊吧,
在前面壅塞時或有事故而車速非常慢時, 不要隨意變換至隔壁車速正常的車道.
這樣作只是製造自己和別人的危險.
除非確認後方來車有足夠距離 (非常遠) , 才變換車道繞過事故地點. 或隔壁車道也是相同車速.
我就曾經在18標環北- 五股有類似的情況, 當時我超一輛中線車, 車速約110, 完成超車後切換至中線, 同時內線及中線前面的車都踩煞車, 於是我順勢換到外線, 超過中線兩輛車後, 第三輛車速很慢, 因為它的前面有車輛發生擦撞, "停" 在中線及 前面內線, 它老兄想變換車道從外線繞過去, 正好要切至外線, 而且沒閃方向燈, 就在我接近它時, 它的車身一半在外線了, 我當時車速約100, 抓穩方向盤往路肩閃過它.
如果 "同時內線及中線前面的車都踩煞車," 他們同時閃故障燈警示一下, 後方來車也比較好應變.
在道路上有些不成文的駕駛禮儀/道德, 適時表現駕駛道德禮儀, 互相禮讓, 更能提昇本身及其它車輛安全.
外線-給慢車走,
中線-依速限行駛跟上車流,
內線-超車後回中線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