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gen算是嘗試過,只是暫時算失敗吧?
我覺得Luxgen當年上市,其實是有部分競爭力的,只是售價跟其他國產車差不多(哪來的自信),雖然上了渦輪,但是,油耗不佳(比別人差一點?)。
過了幾年,油耗不佳也沒任何改善,一直專注在馬力、扭力的提升,油耗一樣慘兮兮,此時,油電車開是出現,車廠都往省油邁進。
中期為了利潤,短視近利,拿了一顆大陸引擎,沒好好測試,就匆忙上市(可能自以為有完整測試吧),搞到名聲都沒了。P.S. 想省錢,拿便宜的東西,要有本事使用。
最後,油耗不佳一樣沒什麼改進,引擎也沒什麼進展,慢慢進入無窮的小改款或躺平模式。
當然最後有推出URX,但為時都已經晚了,且已經在存亡邊界,消費者也擔心售後問題。
最重要的油耗一樣沒改進,應該也沒什麼研發了,不可能上48V的輕油電,改善油耗了。
不過,以開發真正國產車上,裕榮算是有心的,至少在嚴董時期,他是有想要弄國產車的。現在就算了,連賣場都開了,進了一堆大陸零件組裝,單純利潤優先的集團。
目前,電動車的時間已過(進入大逃殺狀況),油電車開發時間也已過(進入大逃殺狀況),純油車油耗比不上油電,油電開發上成本更高了。汽車如果沒大量補貼,或者出現新的方法,真的不容易。
搞一搞摩托車還可以,汽車要整合的東西太多,問題就容易被放大。
各位可以找一些嚴凱泰的訪談紀錄片,就能看出很多端倪。
零件市場也可以看看....
台塑汽車跟納智捷...恩...都壞一些...感覺工程師連基本材料學都沒搞懂的東西...
連個把手、開關都能斷或是脆化的車廠...這誰敢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