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家有遇過緩撞車的經驗嗎

戀夏524 wrote:
確實擺放三角錐比較重...(恕刪)


確實是這樣,但中線車道可就雖小了,因為這樣的方式多了幾個確定因素,

第一:因為三寶突然反應過來急切會不會有失控的問題,中線車道的車他可能因為你的急切撞你或是往右急閃會不會有失控的問題。

第二:三角錐誰去擺?誰去收?三寶會撞緩撞車不會撞收放緩撞車的機器?

光是以為這二點,為了保護三寶而增加的危險因子值得嗎? 當然你說的情形最好的狀況是三寶撞到三角錐反應過來之後,往中線急閃,車子沒失控下中線又剛好沒車(或是鄰車及時反應過來)這樣當然最好。但這個機率高嗎?

就以現在的緩撞車方式就也有突然反應過來往中線急閃而波及中線車道的影片了不是嗎?至少在沒新的方式之前目前的方式算最好的吧~~
樂觀樂觀 wrote:
緩撞車的事故常發生,很多人都歸咎是開自動駕駛,或是開車分心

不過高速公路是彎來彎去的,會不會因為彎道而沒看到,而且以前施工時會用三角錐漸進式的封閉車道,如果只有擺台緩撞車,遠遠的看起來會不會以為是台行進中的車,等到接近時才發現它是靜止的緩撞車時就來不及了


開車遇到那麼大的靜止物,還能來不及煞車或變換車道的駕駛只適合搭大眾運輸。
Fa1con wrote:
設計學上有個東西叫防呆,聰明的設計會將意外當作必然發生的條件加以預防。而不是嘲笑使用者愚蠢大意,因為每個人一定都有疏忽的時候。
有防呆設計,意外發生率還是高,那就是設計需要持續改善。罵三寶不長眼你可以出口氣,但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開車是個被給予的權利, 是要確認符合資格才能夠給予駕駛執照, 開車上路. 這些擁有駕照的人都應該知道要隨時注意前方路況, 而不是把車丟給ACC 然後去腦麻.

會出這樣多意外, 有問題的自然是 這些不合格的駕駛, 也真的應該剝奪這些人的駕駛執照才是
我知道三角錐的問題就是也是要有「人」去放跟收

大家都知道看到施工要及早避開,但大部分情況應該都是看前車煞車跟著煞車然後避開,實際上有當「第一台」的經驗的人的視角如何

會不會這些帶領大家減速避開的「第一台」就是大家口中謾罵的「路隊長呢」
dgifusion

沒ACC也撞不少台,這些說風涼話的人及其家人,只要緩撞車方式不改,他們早晚也有機會撞,看得出問題的人,確保自己輪胎制動懸吊ESP閃的過就好,其他人由他去吧,又不是我家人[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3-11-30 15:05
其實高速公路施工交維擺設有一定的標準

1.若是定點"短期/中長期"施工,其實在緩撞車後方是會擺設交通錐、防撞桶跟方向指示的
2.若是"移動"施工,緩撞車則是會緩緩前進,不會擺設交通椎的,不然一直往前走,誰要收交通錐??

但以上這兩種施工模式,都會具備一定的標示提醒用路人,只是可能大家都沒發現
1.施工地點前至少約1公里處,國道路肩會擺放工程車,以CMS提醒用路人內側或外側封閉路肩,並指引方向,請用路人提前變換車道
2.ETC計費門架上的大型CMS都會公告施工路段,路線,請用路人提早換車道

重點!!!無論是高速公路還是一般道路,都要多注意車況跟提高警覺,真的不要只怪外在因素不檢討自己
dgifusion

相當同意,像我某次自駕,沒看到那些警示,最後在左彎段看到靜止緩撞車,雖然有點嚇到,但瞄一眼後照鏡直接切出來,輕輕鬆鬆,這就是底盤好壞的重要性,車底盤爛真的慢慢開就好,容錯率太低了。

2023-11-30 15:45
樂觀樂觀 wrote:
會不會這些帶領大家減速避開的「第一台」就是大家口中謾罵的「路隊長呢」

不會
我開ACC也是一直看前面,只是少了踩油門跟轉向,但雙手還在方向盤上,右腳在煞車上
我看過很多次緩撞車 ,但是都沒有撞上, 我比較特別嗎 ?仔細想想特別的人還真多啊
樂觀樂觀 wrote:
會不會這些帶領大家減速避開的「第一台」就是大家口中謾罵的「路隊長呢」

不會
我開ACC也是一直看前面,只是少了踩油門跟轉向,但雙手還在方向盤上,右腳在煞車上
我看過很多次緩撞車 ,但是都沒有撞上, 我比較特別嗎 ?仔細想想特別的人還真多啊
dgifusion

意思是超速會把自己跟別人撞死的也是少數,所以超速不用處理的意思,呵呵

2023-11-30 15:48
坐火車就不會遇到緩撞車了!!

前面慢下來就該有警覺了! 很殺的切過去..人比車兇,小心撞成氣胸

習慣定速滑手機不注意前方! 異世界穿越..有機會!

開車疲勞沒辦法注意!去服務區 下交流道 休息再上路!!損失7分鐘 好過7天後
高速公路上不是施工地點好幾公里之外都有電子看板顯示幾K處有施工?
不就提前換道就好了?
難不成拿命拚國賠?
nerdwannabe wrote:
這些擁有駕照的人都應該知道要隨時注意前方路況, 而不是把車丟給ACC 然後去腦麻...(恕刪)

最近看了幾場柯的演講,姑且不論支持與否。我很贊同他科學務實的理念;科學就是找方法做事、務實就是面對現實。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小偷,監獄就沒有意義。
大家都違規停車,路緣線是什麼顏色就沒有意義。
今天考照資格就是鬆散,ACC濫用就是日常。從制度面整體翻新是很好但曠日費時緩不濟急阻力很大,務實的思考是先降低事故率,國外已經有很多可以參考的方案,台灣號稱科技之島我是不信連copy都不會,要不要做而已。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