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看不起騎機車的,機車看不起騎腳踏車的,行人最低等,地上綠色漆的地方就是人行道了。
至於交通規畫或建設:
可以看看新(半)完工的台北-永和中正橋設計,依然採用機車道設計,一開始目的是避免直行機車擋到環河路匯入主線的汽車車流。
但.....
進入永和要下橋前,有三個引道下橋,最右邊下河堤外,中間偏右下河堤內, 中間下去進入市區,所以之前的車種分流設計會造成要進入市區的機車 要連續左切兩個車道才能直行,而要下河堤外的汽車也要連續右切兩個車道才能下的去, 然後能換車道的區域只有短短的50公尺。 被抗議後才宣布機車上橋時可以不走"機車道"。現在也證明機車走橋上的汽車道也沒有跟環河路匯入的汽車撞在一起。
早知如此,為何要多花錢蓋機車道?
所以交通專家在設計當下 只考慮車種分流, 機車走彎來彎曲,上下起伏的窄道,汽車走直線。 至於真正的專業...算了.
Irvine Orange wrote:
問題是為什麼這五年持續攀升,立委不叫交通部分析原因,就自己確認是車種分流的關係。台灣車種分流不只五年了吧,這五年死亡人數持續攀升,車種分流是主因?
發現問題,確認問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方案。沒找出根本原因就下對策,就算有改善,也不能解決問題。
游立委能關注人民切身相關的交通事務要給予肯定。比整天噴政治口水的立委好上百倍。
但是,大家看看圖:

我不想將交通死亡人數扯上藍綠政治,但是從圖上死亡人數的轉折點在民國106年,用游立委的邏輯,我也可以說應該歸因於民進黨執政,導致交通死亡人數攀升。但沒有分析數據,事實是沒人能證明即使換黨執政,台灣交通相關的法規、教育沒有改變,死亡人數會下降。
至少要研究看看106年以前為什麼趨勢向下,後來做了什麼政策導致106年開始死亡人數趨勢向上;減少和增加的死亡人數,是來自於哪幾類的交通事故。例如死亡人數減少來自於機車車禍,增加於大型車或是遊覽車等事故,然後才能根據該類車禍找解決方案。
不要看到整體數字就做結論。交通部還有很多要做,應該要先要求交通部先分析,交報告。
0091 wrote:
整天媒體、網紅帶風向...(恕刪)
不是我要講而是非常蠢
碰到這些議題就開始說台灣馬路設計問題
甚麼禁行機車要廢止什麼待轉區是待撞區
你講的媒體網紅都不敢講是台灣人交通素質問題
台灣交通素質都沒再提升去提升用道路不會解決問題只會添加更多的亂
汽車機車都一樣套什麼國家道路法規都沒用
甚麼機促會很可笑
從以前我很認同但隨著時間只覺得這根本只是搞笑的
因為後面就發現不只是汽車族有問題連機車族問題也一大堆
根本只是要亂上加亂以及他們方便為優先
像什麼待轉區有些確實是問題但直接說整個設計有問題
因為待轉會多浪費他們騎乘時間(有騎機車的早就知道待轉是多浪費時間)
但也不想想機車數量已經大於汽車多超過一半以上了
解禁去跟汽車爭道?人少經過那是沒差如果是主要通勤道路就有一大堆問題
汽機車在爭道車禍只是時間上問題
禁行機車以及車種分流
講句難聽一點就是要鑽得快
我看過許多橋機車通勤真的慢到靠北很多人都會左切又切的鑽來鑽去
就白一點就是嫌過去的時間太花時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