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算奢侈行為這稅率不可能會低的開放競爭才能讓車商賺不到暴利國家稅收不會減少消費者有更多買車的選擇只針對關稅只是瘦了國家市場上能選擇的車還是那幾家你遲早還是要當盤子被薛如果開放競爭遇到車市不景氣國家才有降稅操作的空間讓車市活絡一下(如:舊換新貨物稅最多省5萬)所以樓主的言論不能苟同
進口稅=完稅價格×進口稅率(稅率17.5%)貨物稅=(完稅價格+進口稅) ×貨物稅率 25%(排氣量2,000CC以下者) 30%(排氣量2,001CC以上者)營業稅=(完稅價格+進口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價格×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4%)政府抽稅金.爽爽抽. 人民百姓只管繳稅服兵役.其他政府不管. 只要買東西必須繳稅沒錯.但是你括號重複課稅.保護扶不起的阿斗國內汽車廠. 我們就不爽. 國產車在地生產還比進口車貴.我們偉大的政府說: 錢拿習慣了 ,誰管你死活如下關務署指出,近三年汽車業的平均進口總值為1341億台幣,課徵的關稅就高達約235億稅收,若是調降將影響到台灣國庫的收入,也會影響到國內整個產業政策。
drendedjay wrote:為何台灣車價居高不下...(恕刪) 其實新台幣稅制跟交通法規. 就是在明白告訴民眾.政策不鼓勵買車. 就這樣阿推測應該是國際貿易帳角度. 新台幣在汽車產業沒有比較利益.政策向比較利益產業傾斜很正常. 裕隆現在也轉行炒地. 身體最誠實.....經營第二產業鏈難度滿高的. 看看美鐵鏽帶要產業復興進度就知第二產業鏈重建有多難.你不喜歡現在不鼓勵買車政策.想去組政黨訴求汽車產業復興. 你應該會發現產業很難用實際行動支持這個政見. 其實想都知道. 這世界幾大列強G7同時也是汽車產業鏈強國.前面說過第二產業鏈難度高. 難就難在國際經貿政治很現實你可能會問. 幾個金融中心都進口零關稅. 問題新台幣就不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第三產業至高桂冠. 難度更高
台灣房價那麼貴也是政府搞得阿買一整排房子的稅金比買幾台房車還要低居住正義都是騙選票用的物價高也是政府搞得,雞蛋都貴多久了,還是降不下來但是便當自助餐的價錢漲上去就下不來了,進口了幾百萬顆雞蛋結果蛋價反而還更高,放到過期還繼續賣,全部推給經銷的廠商政府完全沒責任,疫苗也是一堆問題,說媒圖利特定廠商,我才不信法規改一改,車價還能再往上翻,改法規不是為了人民,是政客想要賺錢
就算稅金降下來,跟你保證,降下來的稅金通通都會被車商以各種名義變成他們的利潤。售價照樣不會降下來。這個從幾年前嬰兒奶粉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商人有多貪婪。拼命漲價,然後人民受不了上新聞,好吧,降低進口稅了,結果呢?售價一毛沒降,零售價繼續漲賺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