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唱雖中國車的同時 , 不斷創歷史新高

CcCManCcC wrote:
那是你啊你又不代表我...(恕刪)
別印象流了,美系車在美國的市佔,低於中系車在大陸的市佔。全球來看,美系車總銷量低於中系。

而且,中系車在美國有各種非關稅壁壘,但美系車在大陸暢通無阻,這麼不公平的競爭條件下,美系全球銷量都輸中系。

你不覺得你拿美系車來舉例很諷刺嗎?
motolove
motolove 樓主

這類人腦中只有偏見 跟 雙標,務實跟現實 他完全裝瞎看不見的

2023-07-11 21:10
kira7887 wrote:
你這種說法似乎就是典型的台灣角度看問題,對智能座艙的普及沒概念,因為台灣車市在這方面跟大陸是完全兩個世代了。
(恕刪)

不是以台灣角度,而是以我的角度

開車是很主觀的,大家都開了N年的車,很清楚自己開車時需要什麼。開車時會做什麼。

我們又不是副駕或是後座角色。一堆噱頭在那邊我們還是握著方向盤看著前方

就那天算用到8Gne2的晶片來做車機,我們開車目標又不是在滑車機玩遊戲,還不如導航做在抬頭處方便看就好

其他開車時常會用的,幾乎都在方向盤上。
連國外都在檢討觸摸屏的問題。

我至今不覺得汽車是自己第二空間。家裡還沒有那麼沒溫暖要躲去車內


kira7887 wrote:
別印象流了,美系車在...(恕刪)

沒印象流阿,一切都是數據而已

而且不諷刺啊

既然有人提中國車在中國的銷量

那我提美國品牌車在美國當地的銷量

也很合理,不是嗎?與外不外銷無關
CcCManCcC wrote:
不是以台灣角度,而是...(恕刪)
我也認為目前的全觸控方案不夠完善,但歐洲車企檢討後的結論不是回到台灣市場普遍的那種陽春座艙,而是簡化、減少駕駛中的觸控操作。

加上自然語言識別方案一定是比較先進了吧,台灣市場還不是普遍沒有,所以根據台灣市場現狀、可選擇車型得出的偏好,進而評價車的好壞,恕我直言,落後了。

拿美國比沒問題啊,但你試圖用美系車在本土市場的銷售表現來證明中系車競爭力不足這個邏輯完全是錯的,因為中系在本土市場的銷售表現要強得多,更遑論大陸市場競爭比美國還大,在競爭更激烈的市場市佔更高,難道結論是競爭力差市佔才高?
kira7887 wrote:
我也認為目前的全觸控...(恕刪)


我是覺得車上不需要太多噱頭,尤其螢幕,除了看導航平常還真的很少去碰它。

椅子舒服點,安全性高點,內裝質感和組裝品質上去比較實在,不要異音和成天跑修車廠花錢實在點。

我拿美國在美國銷售量的用意是
「銷量多就是好嗎?那福特美國在地銷量爆多?福特很好?」
在台灣也被嫌修的精彩了

每款車銷量都有其原因,銷量多不代表好,只是有其原因能讓人接受而已,像台灣賣最多的肯定不是台灣能買到最好的車,而是自己從口袋到心裡都能接受的車
CcCManCcC wrote:
我是覺得車上不需要太...(恕刪)
那巧了,你看重的維度,椅子、內裝、組裝、安全性,都是中系車的普遍優勢,HS這6、7年前上市的古早中系車,按中系迭代速度已經是2代前的車了,拿來台灣用中華汽車只可能比大陸差的產線組裝,組裝品質竟然還贏台灣國產休旅霸主之一。









順便分享一台100萬台幣中系入門豪華車的內裝、做工細節,這車如果能進台灣,按慣例應該是賣150萬左右,150萬那些BBA、Lexus、福斯,不客氣說句,完全被吊打了。

會不會考慮買某個車系是很主觀、見仁見智的事,所以這事我跟你不存在分歧。

但真的沒必要為自己的主觀判斷找一堆自己都沒去深入調查瞭解過的偽事實來試圖證明臆斷觀點很客觀。
kira7887 wrote:
那巧了,你看重的維度...(恕刪)


我只能說很多地方不是用甚麼金屬,鋼琴烤漆,裝個燈,用鍍鉻,就能代表好。

還有IISH的TOP+我也很看重

總之,台灣國產車我也沒興趣。
當然對岸的一樣,所以褒到翻,對我看起來也只是個人喜好。

(這不代表我排斥中國產品,我還在用中國品牌手機)

但車子,我有自己看法,和自己信任的品牌。

老實說褒老半天中國車對我們台灣人來說也沒啥意義,對吧。要覺得好,不如去代理進來看看銷量不是很實在?覺得好的商品代表有錢賺阿,怎能讓人搶先機對吧。
CcCManCcC wrote:
我只能說很多地方不是...(恕刪)
可以注意看看椅子底下塑膠殼跟那些撥鈕的細節處理,就連注塑工藝都不敢馬虎,說以小見大不為過。反面例子就是Lexus經常能看到燈光、雨刮操控杆的那個沒處理乾淨的注塑模具線。

整體而言,台灣人是很難徹底瞭解到大陸車工藝、品質的,其一IIHS沒啥機會測試中國一線車型,美國市場對于大陸車而言非常規壁壘太多;其二你說怎麼不代理進台灣,這就涉及一個殺雞用牛刀值不值的問題了。MG本來就在國內市場被按著摩擦,只能主打外銷,還套著個英國起源品牌的馬甲方便海外市場一些只認Logo的消費者過心裡那關,所以才進了台灣。

如果想要大陸一線車型進來玩玩的話,畢竟台灣政府跟美國一個尿性,一堆非常規壁壘封殺大陸車,台灣市場得展現出自身對產品力的重視而不是一味路徑依循只會認Logo,大陸車廠才會認為台灣市場能走量,才願意投入資源。

定個小目標,MG拿下5%以上市佔的話,台灣市場或許能有新氣象。
kira7887

CcCManCcC隨便舉個例子,三星在日本是有研發中心的,是真的R&D那種,不是MG在英國只有D的外圍部門,難道要說三星日本血統濃厚?

2023-07-13 17:28
kira7887

CcCManCcC多數MG台灣買家認為MG真是英國車,我覺得不可能,如果不是產品力導向,而是Logo導向的話,他們應該無腦買兩田一福去了。那些聲稱自己買了英國車的,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自己沒啥偏見,但別人的嘴可管不住。

2023-07-13 17:31
motolove wrote:
懶的多說 ~自己看...(恕刪)

垃圾月經文,你在對岸過自己的好日子,大家各自安好!!!
非你同類就是數位部。
motolove
motolove 樓主

雙標腦? 非你族類就中共同路人呢? 假掰民主? 不能貼中國車資訊? 我呸~

2023-07-12 10:52
通常這種唱旺中國的,我都會說:還不趕快歐印你全部的身家?證明你的眼光
motolove
motolove 樓主

笑你連機票都買不起來中國啦 歐印? 歐哩孃

2023-07-12 10:52
興仔XD

中國不強盛會被美國一直針對?塔綠斑繼續住在井底吧,用來留言的手機,該不會是中國製?

2023-07-12 12:54
剛看極氪X對BMWX1
不出意外
BMW一路輸
為什麼連BMW都還一路輸?
可以去探討

極氪X 0-100公里4.11秒
BMW. 0-100公里8.94秒

極氪X 0-100公里剎停34.11公尺
BMW 0-100公里剎停38.03公尺

另外
主持人說
會買極氪X的車主
本身多數都買過賓士跟BMW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