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緩撞車乎? 待撞車乎?

或許,緩衝車後方可以拖一個三角錐(掛輪子的)跟著一起走
或許,緩衝車可以設計成ACC可以辨識的樣式(可以跟汽車業者共同制定規格)
全自動駕駛的時代終究會來臨,這些問題終究需要被解決的
ren1244

我覺得是全自動駕駛技術不成熟的關係,道路的物體不會只有施工車輛,不可能讓所有物體配合ACC。

2022-07-26 19:59
ren1244

後來查,ACC不算是全自動駕駛,只是輔助功能,手冊也有寫駕駛人仍然必須注意路況。

2022-07-26 20:09
台灣政府根本不把維修工人與用路人的生命排在第一,
塞車民怨就縮點警示距離,施工車後擺個三角錐,擺個防撞車了事,
不論撿垃圾還是修隔離帶樹木,是會移動的,告示牌的公里數根本不準,
駕駛常會想是完工還是資訊有誤,但常常下個轉彎,突然出現施工車隊...

看看國外,只要修路就是封一整個車道,排個幾十公里家常便飯,
德國如此,美加也是,旁邊的日本不也是,

台灣道路工安真的不行,不只是施工人員危險有被車撞的危險,用路人也是。
米格魯

開車專注很難?出事怪政府!![你駕照掉了]

2022-07-26 21:33
看了整版的討論真的覺得很好笑!

緩撞車本身的用意就只是保護前方施工的人員

合格的駕駛人應該專注於前方路況跟LED資訊牌的內容吧?
緩撞車 的設計已經很棒了
一般塞車 有放三角錐??
這種定速無腦駕駛~塞車一樣是照撞
撞死無辜車輛有比較好?
MBUSA wrote:
這個影片看了就令人搖(恕刪)


為了防止台灣腦殘駕駛撞到施工人員~
所以施工隊伍後面~會有台緩撞車~
為了防止台灣腦殘駕駛撞到緩撞車~
所以緩撞車後面~要擺放三角錐~
為了防止台灣腦殘駕駛撞到三角錐~
所以...

也許緩撞車可以進化成2.0~
就是後面再拖一串帶輪子的三角錐+每個三角錐都自帶七彩霓虹燈~
效果應該不錯~
看來很多人不知道 動態施作靜態施作的差異


掃街車一直在往前移動!

若要先擺放交通錐,那麼在後面一路收交通錐的回收車,一定會被撞!

所以今日才有緩撞車的開發


開車兩眼就是要注意車前狀態,不是開啟什麼XX,就可安心滑手機好嘛!
緩撞車設計就是準備讓車來撞那本來就是它的最主要功用
所以"待撞"有不對嗎?那又怎樣?

而要防範本來就可以多道機制並行
但在現實中就要考量其它面向如效應可行性等
不是單單只要怎樣就能如何
那不是事情本來就這麼簡單而是你想事情太簡單

我還知道更安全施工方式----國道全線封閉
出張嘴誰不會~
行駛高速公路經常碰到沒事閃著警示燈卻在正常車道以正常速度行駛的特種車輛,大家如何遠遠的判斷前方閃著黃色警示燈的工程車是慢速/停止作業中,還是以正常車速移動中?
ddnome

你就是「下大雨就閃雙黃燈」的受害者

2022-07-26 23:08
CcCManCcC wrote:
台灣人只會說"移動作...(恕刪)


台灣人特色之一就是鄉愿.....
然後又不思進步,整天只會比爛
明明很多國家都有更好的方式,卻完全不願意想辦法提升現有的狀態

緩撞車主要目的是保護施工人員
但也不應該仗著自己不怕撞,就罔顧其他用路人安全才是

至於那些說什麼塞車回堵都看的到不會撞上的人
是不是乾脆車輛故障也不用放三角錐了? 反正你都看得到對吧...?
怪哉~

撞上緩撞車的人都活該死好?
這到底是甚麼樣的社會才會養成這樣的風氣啊???
neko_shi

你真的超級適合出來選市長的www

2022-07-27 10:21
ilikegoodgod

故障車輛會一直往前移動嗎?難道現在固定的施工沒有放三角錐嗎?奇文共賞!

2022-07-27 11:38
從這一樓可以看出為何會有那麼多寶上路
防撞車那麼高那麼大
又一直揮手一直閃都看不到撞上去了還三角錐
在高速公路真的要改道施工會用活動式水泥護欄
防撞車能上路一定是符合安全規定的
不長眼想買單的就繼續測試看看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