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白一點,不注重通行效率,對岸也一樣。起步慢悠悠,溫溫吞吞的,高峰期一個左轉燈一次只能過3,4台車。搞得正常開車和有點趕或者開車愛快一點的人必須像瘋子一樣冒險鑽來鑽去。
外國(先進國家)人普遍開車殺,其實是該快的時候快,並非不守規矩。普通道路如果限速60,70,80,你就是要開到限速,無一例外,大家都快,不覺得有什麼。偶爾有一兩台很慢的,會被頂在屁股上,比較不會閃燈或叭。大家都很自覺,打個比方,限速60的路段,你要是不能勻速保持60,開55以下,駕照不會讓你考過的。
高速上限速也大多110,這是研究出來一般人一般車可以handle的安全速度,一般寬限到120,超速的也很多,但也不會時快時慢,基本是勻速前進,也不會鑽來鑽去。不需要。慢車道很少有低於110的,最慢要開到限速值,不管大車小車。人家注重通行效率,你要慢慢開或者不敢開,你上高速幹嘛?
日本也是,高速上Kcar都能大多開到100-120,可見油門踩的夠深,我都覺得kcar開這樣太快了,人家也都習慣。超速的很多,好一點的車160-180我看不少,如果不亂搞,一般不抓超速。如果有人擋在超車道,後面的快車也是頂在屁股上,人家不會從慢車道繞過去的。即使慢車道淨空。就是要讓,超不超速,要不要罰,認定不在民眾。注重規矩,交通自然順暢,水平很高。
我在這倒是高速的超速罰單有幾次,平面道路一張都沒收過,跟人家是反過來。
綠燈的時候起步快一點,開到速限,不好嗎?慢吞吞的省不了油的。關鍵是有時候不敢快,要等全部機車動了才敢起步。
遇到一進隧道就擺爛龜速的傢伙真是沒輒,
再來車流也太多,
尖峰時段遠遠超越設計車流。
除非隧道拓寬成單向四線道、開放變換車道,
或是過路費漲為1000元以上,
不然塞車問題永遠無解。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