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c328 wrote:
人跟機器不同.機器是(恕刪)
自動駕駛環境複雜/簡單是一個相對的定義,
如果演算法/感測器的 coverage夠廣,設備運算速度過快,那對機器來說就是相對簡單的場景。
但就跟所有自動化設備一樣,一但有無法判定的情況,安全機制一定是動作停止,等待人員的判定(自動駕駛結束/要求人工介入)。
台灣的道路交通/守法程度的確不如國外,但對自動駕駛來說,突發狀況並不會因為幾個月發生一次(國外),或是幾天發生一次(台灣)有本質上的差異。一樣需要作出反應(制動/轉彎/要求人工介入)。
目前在自動駕駛的科技上,除了車輛上自帶感測器以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環是關於 car to car / car to X 的通訊協議。舉個例子,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當前方有車禍/行人還在斑馬線上時,車輛已經收到通知並在到達路口前提前進行減速..這一定會比只仰賴車子自身的感測器,或是人工自行判斷要來得更安全..
Amazon/大陸的京東/掏寶,都已經在使用自動分揀的倉儲設備(見以下youtube連結)。其實如果把概念upscale到道路上,就是未來自動駕駛的一個大致樣貌。當然,需要時間,也需要科技發展來完善安全機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u9SX3YPS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05Bks2Q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