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名 wrote:所以看了kuga 1700mpa...(恕刪) 我的看法:1.為加強車體強度: 車重量不變、內部空間不變(或只有微小變化),車體強度變大。2.為減少車重: 車重減少,內部空間變大,車體強度不變。3.為增加內部空間:車重減少,內部空間變大,強度不變。以上以車體外型尺寸不生變化情況。當然也可能是以上的組合。所以無法判定使用硼鋼真的是為增強車體的設計,只有車廠設計單位(或…)才知道。
用真名 wrote:所以看了kuga 1700mpa...(恕刪) 當然不是這樣1700mpa 那只給A柱延伸橫跨bc柱上那根橫梁讓它抗彎 抗折 抗拉斷,對應的就是 保障座艙頭部重點在整個座艙大面積1500mpa還有後保險桿內鐵 也用了1500mpa座艙上方沒法繼續1500大面積 設計用1700能合理降低車重心 我的猜想不是撞不死的意思是一樣都1600kg等級產品 重力加速度 碰撞過程與結果會比其它1600kg等級的車 來得有保障別人能防護3噸的衝擊 我能承受到5噸 的概念兩台軟硬差很多的相碰了 後果 可想而知
首先mPa不等於MPampa又是什麼單位?m=10^-3M=10^6這兩個會一樣嗎?要引用沒關係,但是要戰之前連基本常識都不知道的人⋯我就靜靜的在旁邊看你裝B這就像把馬3自己簡稱M3的人一樣蠢抱歉念工科的人看到一定忍不住
用真名 wrote:所以看了kuga 1700mpa的鋼材,可能結構上不一定比較強,反而最大的優點是減重,可以這樣說嗎? 我覺得是這樣車身各部位的強度是設計需求材質, 厚度和組織只是滿足相同需求的不同選項需求不改變, 多出的自然會被拿掉 cost down最後出來的東西強度還是半斤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