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不是蘇花快速道路,冤有頭債有主,要批評速限,請先批評2011年當初的環保團體為何不讓蓋更為暢快的蘇花高速公路。不要忘了,現在仍有環保團體批評當初的環評生態調查是玩假的,蘇花改的物種及數量暴增,與當初的評估相差甚遠。明明從2011年開始興建的蘇花改,目的及設計自始就是改善原蘇花公路的安全性,而不是提高蘇花公路的速限與道路容量,原蘇花公路的速限是多少,蘇花改依照2011年原始設定的目標,速限就一樣是多少。一碼歸一碼,普通道路就拿普通道路的標準來討論,蘋果比蘋果,橘子比橘子。真要批評速限過低,對象也應該是最原始的2011年蘇花改決策。道路的設計規範與施工標準就不是快速或高速公路,安全性的標準當然不同,最高速限的標準當然也就不同。(註:我個人是認同2011年的蘇花改花大錢對於安全性提高為目標,並仍兼顧經費與環保的決策。)蘇花改封閉隧道內設計的速度極限是時速80公里,超出時事故機率必然增加,現在的速限暫定在時速60公里,加上誤差正負10公里,離設計極限已經沒有多遠了。以安全及事故發生率來考量,速限60還算合理,或許還可上調一些,但是要能夠像快速或高速公路般暢快地滿足樓主,除非犧牲安全,以公路的設計施工而言那是辦不到的。我能明白樓主不能大腳踩油門心中的窒礙感與不快,因為我也會,可是想想安全,腳還是收回來了。人的便利性、經費、環保等孰輕孰重可以討論,好當然還要更好。就像國六延伸花蓮,不同的時代的背景與技術限制,各方面的優劣都值得討論後做為取捨。但是要批速限,卻忽視原始的規劃目的與2011當年的決策背景與限制,還要扯當下政府效率、貪汙、收割、社維法、查水表,風向是不是帶太遠了啊!
raphael107 wrote:以安全及事故發生率來考量,速限60還算合理 raphael107 wrote:我能明白樓主不能大腳踩油門心中的窒礙感與不快,因為我也會,可是想想安全,腳還是收回來了 你的論點就單單是快就是不安全~相信大部份人都無法苟同~前面都有人提了,德國都沒設限的,難道德國專家是罔固安全?我常開山路,我覺得慢車才不安全~ 因為後面的車為了超越它而逆向超車才危險~
還社維法勒,針對時事評論,不亂加假訊息進去,怎可能被查水表!就算來查了,無假訊息也不可能會有事,一群人不知道在帶什麼風向,初期訂一個60公里,不快也不慢的速度,大概要過個幾年才有機會上調到70公里,國一從100公里提升到110公里就已經不知道講了多久,到目前也還沒全線1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