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hwu wrote:我跟版上多數人看法不...(恕刪) 跟您看法相同的人很多,只是不屑跟納黑打口水戰而已...這部車雖然不是技術頂尖,但實用性非常高,價位合理,正切合台灣現階段的社會需求,銷量應該值得期待。
changhou wrote:還是同一個疑問為什麼不發再納版?? 因為有絕大多數是被移文了但也很奇怪,之前發在七嘴八舌的柴馬討論就被丟回馬自達的討論板只有納板是批納車的文章會被丟到七嘴八舌板更別提過去幾年來,非納板批納車的文章是會被管妹直接鎖文丟回收板就像當時U6GT在日本辦的媒體試駕拿BMW X1當競爭對手,就被人在BMW板上酸說U6GT憑什麼跟X1比較,不到半天就被丟回收了...
ryan00014875 wrote:你一定是對岸派來的,...(恕刪) po個youtube的影片說我是對岸派來的,那我要是po個宇宙奇觀你不就說我是外星人了...講話有點深度好嗎? 影片是公開的...全世界都看的到....我只是分享我看到的....事實....
JonathanLeeTw wrote:請問還有哪台全新的1.8T SUV 用NT$80幾萬就可以入手?(恕刪) 我沒開過納智傑/也沒買過/也沒特別對納廠有好惡以一個較客觀第三人的視角來看的話<請問還有哪台全新的1.8T SUV 用NT$80幾萬就可以入手?>這句話可能有些朋友認為有盲點因為彼此對<新車>的定義認知有差異如果說URX是新年式近期生產的叫新車>>>這當然是無疑議的就2019/2020年式新生產出廠但有的朋友認為URX整體的底盤/相關機件很多都是舊款車型沿用下來的>>>所以不太能算<新>的1.8 SUV有點像U6的加強延伸版所以會用U6加強延伸版的概念來看URX這台新發表的車當然.......對於URX汽車本體的<價值>認定就會有個參照效應<價值>是否會符合他的<價格>?我看納版也一段時間了..........好像也一直風風雨雨沒斷過我的印象是協力廠商幾年前就買白色U6了>>>空間真的好大.....有驚訝到(當時跟車主聊過說印象還不錯)以一個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納廠的經營我只能說有點可惜納廠的高層..........似乎不太知道底層/第一線到底面臨到什麼遭遇與狀況?10年了.......應該也有很多車主的意見反饋>>>10年後才要修正經營路線......在競爭激烈的汽車業來說.....反應真的有點慢~現代汽車外觀幾年的反差就好>>>改的夠快了.....本質如何先不談, 但至少改的讓人願意去注目~我記得當時U7發表時......顏董還會親自去試開自家的新車+開著U7到處宣傳台灣國產廠牌就此一家>>>現在的納廠高層+主管........又有多少人真的試開過當配車或是長期使用自家車款代步?
JonathanLeeTw wrote:在台灣除了URX以外...(恕刪) 如果限定在1.8T,當然沒有,問題是,何必一定要限定1.8T?或者是,為了堅持1.8T,忍受或捨棄某些特質?如果是我,1.8T的誘因太低了有1.5T 2.0NA 2.4NA 配上更好的妥善率,更優的價格,又何必只要1.8T??更不用說有些車檯面下折價完,也可以在80幾萬,那選擇性又更多了
JonathanLeeTw wrote:在台灣除了URX以外...(恕刪) 納牌高層倒底懂不懂品牌價值這4個字?你要不要拿大垃圾袋來嗆LV包包說你們誰能裝的比我多?垃圾袋的CP值不就高到破錶?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沒有品牌價值的車商勢必得端出更多的牛肉來吸引消費者,但全車係每月兩三百台的量.......對消費者來說看來還稱不上肉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