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策略錯誤,
在大陸新興的品牌,
都是從低階做起,
不是歷史悠久的大品牌,
想走中高階,
一旦品質沒達到中高階,
就難逃高不成低不究的M型淘汰,
只是我覺得沒什麼好酸的,
在本土眾家車廠中,
也只有他一家敢賭而以,
其他本土車廠只作代工和賣零件賺錢,
希望他能從新思考產品策略,
繼續努力,
如果這品牌收掉了,
只是再次見証的台灣品牌的另一個失敗例子,
一點也感覺不到半點喜悦............
(說真的還是不太能理解那些一直黑台廠然後捧外來品牌的人,
我知道納牌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不代你黑他,就顯得自己比較高明,
只是我很同情在這個品牌任職的人,從設計、生產、銷售,畢竟還是很多台灣人在作)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