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高速公路會塞車的主因明明就是鑽來鑽去插隊的王八蛋


曾讚 wrote:
有理龜車乃元兇。。...(恕刪)



不只龜


還並排

G-PLUS wrote:
開120後面的車跟不上還叫路隊長.....

你們劃錯重點了。
我的意思是在內車道即使開120,後面的車都跟上,
只要中間有人亂鑽車,
最後內車道的速度就會變很慢。
並不是如某些人所說的內車道龜車造成塞車,
而是內車道的龜車根本就是鑽車造成的。

當你發現內車道時速只剩下80,所有車道一起塞車時,
不要以為前面一定有龜車,
因為路隊長可能是開120,只是後面鑽車造成塞車。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2&v=APkpiO0QQ_k
其實很久以前就有相關研究了
造成塞車的原因是速度突然改變
影片實驗中
即便是在環狀封閉道路中
速度突然改變會導致後方連環反應

很多原因會造成這種速度改變
其中也包含變換車道
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發生
如果在兩線道的快速道路上
原本大家都用相同的時速行駛
駕駛人會跟前方車輛保持車距
(有人跟得遠有人跟得近)
突然有人變換車道從外線切進內線
這時內外線會同時發生如下情況
1.內線車道
因為車距驟然縮小了
(被插隊的)後方車輛會放慢車速
直到恢復原先車距在補油門跟上
而於此同時
在更後方的車輛
就會覺得內線車流速度變慢了
(比外線慢)
開始打算切到外線去
2 外線車道
前方車距突然變長了
後方駕駛就可能會加速跟上
此時外線車流速度加快
用不了多久車距補上
再放慢速度回到原先的時速
然而對更後方的車輛(看不到前方情況)而言
會覺得是原先車流速度突然變慢
也開始打算切到內線去
就這樣反復循環造成蝴蝶效應


altairchou wrote:
不少人車多時候還硬要危險的鑽來鑽去,是能快多少啦?


鑽來鑽去才有快感, 尤其是硬鑽的, 鑽得越快感覺越強烈, 阿嘶.......!
國民黨的惡,都是從民進黨嘴中聽到;  民進黨的惡,卻是親身經歷體會到的。
yuffany wrote:
你們劃錯重點了。我...(恕刪)


“而是內車道的龜車根本就是鑽車造成的。

當你發現內車道時速只剩下80,所有車道一起塞車時,
不要以為前面一定有龜車,
因為路隊長可能是開120,只是後面鑽車造成塞車“
…………………………
您真的有在跑高速公路嗎?
還是打打筆戰? 過過癮而已?

擠在內線的龜車 & 鑽車,根本是兩回事!
你要不要電腦關了,實際上路看看?

說真的,我沒什麼遇過開速限+10,後方回堵的,
請給我實證!!

前方只要兩台慢速并行,時速只要低過上限-20,就肯定塞,
還不說大連線的三台都慢的情況(外線剛好重車經過),

重車速限只有90,讓你開到上限+10,還是比小型車普遍慢,
還不知道是不是他們有任何行車監控限制,別強求他們,為了安全限制。
內線龜車才是主因阿
開100以下歸在內線
後方車輛才需要鑽來鑽去
就為了超越內線的龜車 懂嗎?

等你超越之後會發現龜車前面一路順暢呢 笑死

W.Y.Peng wrote:
內線龜車才是主因阿...(恕刪)


有人在鍵盤上開車的


意外
撇開龜車不論,我也是認為這是主因,跟著車流很難嗎⁉️
本來小塞,後方車輛亂竄,還跑路肩,硬擠的前面,然後變大塞😂
KRyuu wrote:
車多時高速公路主線(...(恕刪)
yuffany wrote:
你們劃錯重點了。
我的意思是在內車道即使開120,後面的車都跟上,
只要中間有人亂鑽車,
最後內車道的速度就會變很慢。
並不是如某些人所說的內車道龜車造成塞車,
而是內車道的龜車根本就是鑽車造成的。
...(恕刪)


和道路瓶頸一樣, "車流擾動"只是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 是車距
Q= D × V
道路空間有限 , 車距不足, 曲線必然往下掉

依高管規則6 ,要有55m車距,車速才能是 110km
車距只有40m (22車/公里), 車速只能是 80km
造成車距不足, 是不依法規"內側車道為超車道", 完全無視法規 , 超車後不離開
不離開車越來越多, 有過多的車(超過16車)擠在一起, 就沒有車距了, 一定要降速 !

依高管規則6, 必須車輛密度保持低於 16車/km (即F 自由車流) ,時速才能110km/h最高速限行駛
1km內有17車, 車距 53.8m → 無法最高速限, 只能是 107km(最高速限行駛不成立!)
道路空間有限,每公里長的車道,最多只能同時提供16台車, 以最高速限110km/h行駛
多一台都不行!
只要"不超車"卻留在內側車道上, 它就佔去了 55+5m 長度的內側車道(高管規則6), 它離開就多出 60m 的車距
依高管規則6, 前方有55m車距, 才能110km行駛
即每公里少於16台車, 才能有55m車距
超車都不離開? 車流密度降得下來嗎?? 又如何能有車距?
車距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是前面的車離開禮讓出來的!
不離開? 又不懂禮讓? 才是造成車流佇列的原因
當車流佇列時, 整個路隊只有路隊長是那個有安全車距,有能力能離開的人 !
可惜 , 就是不離開才稱為路隊長 !

算一下 17車/km 的狀況就能知道
Q車流量 = D(密度/車距) × V(車速)
錯誤以為Q是無限大嗎? 以為不論擠幾台車(D)進來? 都不會影響到車速(V)嗎? 以為車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以為(D)是無限大嗎?可以定速(V)110而毫無限制嗎?

yuffany wrote:
當你發現內車道時速只剩下80,所有車道一起塞車時,
不要以為前面一定有龜車,
因為路隊長可能是開120,只是後面鑽車造成塞車。
...(恕刪)

這是不可能的, 車速 120km, 應該有 60m長的車距 才對 , 這樣每公里只能有15台車才辦得到
15車/每公里? 怎麼能說是塞車 ??
完全前後矛盾
這完全無超車的必要, 要如何鑽車縫????

塞車是車輛數目增加才會塞! 只要多一台車, 車距降為 58.5m , 車速最多是 115km , 不可能是120km, 否則即為未保持安全車距
有60m車距, 依法是有安全車距能離開 , 依法應該離開
這當然是有龜車

車速只有80km ,即每台前方的車距只有40m,
這表示 1km內擠入22台車 ,在每公里有22台車的情況下,為保持安全車距, 後車它不得不只能降速為 80km

問題在於車距
如圖 , 這是在台灣國道 常見

依高管規則6, 車距應該反映出車速
如圖內車道的車距是三條車道線, 依法(高管規則6)車速頂多為 60km ? 卻自稱是最高速限行駛????
中線車道車距卻有四條車道線,車速應可達 80km
外側車道車距達5條車道線, 車速應可達100km
要說這是內車道車速高於中線???? 這樣怎麼可能?

G-PLUS wrote:你倒底在講什麼?開120...(恕刪)


yuffany wrote:你們劃錯重點了。我的意思是在內車道即使開120,後面的車都跟上,只要中間有人亂鑽車,最後內車道的速度就會變很慢。
眼前因為內側車輛速度不足造成的問題不先解決.扯到預設問題就別鬧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