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撞擊測試自己來,可能嗎!?

嵐夜 wrote:
我也支持,或許你能成...(恕刪)


謝謝支持

我是老人了 youtuber我做不來

但如果此事真能成了
從買車到撞擊的影像,一定會放上網路的

點閱如有千元以上的回饋
就把捐給車禍死難者的家屬吧

如果更多收入,當然是依約定往下撞下一台車
aluluee wrote:
認同你的此舉
1.可行性 很高 很高 ... 人氣上來 集滿5000 人 不難做
..(恕刪)


我們的討論熱度,還遠不及「我該答應男友的求婚嗎?」這類的提問.....


我們把標題改為「我該嫁唐吉訶德嗎?」
會不會比較能騙人點進來?
真的非常認同樓主不能在多了
+1~
如果神A能送去撞
神A的車主肯定不反對吧
畢竟是爭取自己權益
只是說集資網站能集嗎?XD
能集的話立馬出資
yuan73 wrote:


我非常同意!

...(恕刪)



認同~立委不是地區性產生,而是要針對「議題產生」就像大大說的針對各種議題;如車安問題來產生我要選的立委,


 

以下雖然是天馬行空但有夢最美:

由政府單位成立車安平台單位:
平台會員只要有投票權都可加入
三分之一席次政府代表
另外三分之二席次由會員選出代表席數
(一年~二年選一次)

只要會員數夠,相關立委自然會重視參加,並發表車安政見,
相關政見不能畫虎爛,要背書!

總之這個平台就是讓官方、民意、車商有個平台討論並落實

假設會員有十萬,想想這力量有多大




而平台關鍵在會員多寡!
會員數多就有力量制衡官方、立委、車商
就是愛廢話 wrote:
平台關鍵在會員多寡!
會員數多就有力量制衡官方、立委、車商...(恕刪)


+1, CS-美國消費者協會就是,他們的會員都是一般民眾。他們對車輛妥善性等各方面的評比是全球車商跟美國民眾都會一定會關心的。

建立這樣的公民平台會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建議我們應該想想辦法、讓這個推動的想法變成持續不斷的行動。但大家要先突破一個最大的難關是如何建立一個組織或社群(平台),讓願意幫點忙的網友能依自己的能力多多少少的投入時間或金錢。

加油!我相信一起捐點錢先測大家已有共識的那台車,很多網友應該都願意一起來。 藉由落實這件事,建立一個長期"車輛安全關心平台"應該是大家更想看到的。

廠商就是認為民眾是一盤散沙,台灣的消費者類型的基金會也都是少數人特定人士把持。這些拿著政府錢的消費者類型的基金會、依保護民眾消費權益的成立目的,這樣的生命安全議題早就該出面。但就像台灣的立法委員、一個個都像聾子瞎子當做沒看到沒聽到。

聯合其他有意願的公民社群一起來其實也是好方法!

http://pansci.asia/archives/126427
BBdog3388 wrote:


+1, CS-美...(恕刪)



為什麼車安無法落實,因為那些立委大部分還是財團共同體、高官退休都在財團當顧問,
想想選個立委要花上億,所以要有勢的有錢人才能出來選
,所以選出來的大都是畫虎爛的假面人(假民意真財團)


但時代在變,只要車安平台人數夠多,力量不輸財團,搞不好可以自已推出代表人選或支持願背書的人選

改變要從根開始,
如果官、民代就是車商養的,甚至就是車商的話,我們怎麼推都推不動的
(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看看那些政論節目就知道,電視講的很漂亮,要打房打炒作、其實那些人(主持人、民代、名嘴)房子土地比誰都多,那你覺得還可能有成效嗎!


車安要落實就要成立自己的平台,培養出為車安發聲的人才代表,這樣才有機會落實車安

時代變了,雖然網路有真有假但它是人民可利用的平台,網路力量很大的
現在電視媒體已經被財團及黨派把持
要看真民意反而網路比較能反應真實面



車商可花錢培養自已的民代
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利用鄉民力量推出自已的人選呢?!











我比較好奇 , 如果一般民眾可以自費送測 , 那車廠可不可以送對手車去測 ?
例如 , Ford 廠出資送 toyota 車去測 ,
toyota 出資,送 ford 去撞...

這樣 "互相漏氣求進步" 不知道可不可以 ???
(這一撞 , 2,3百萬對車廠來說應該小意思,連募資都不用募....)



vincent12 wrote:
我比較好奇 , 如...(恕刪)


測試一台車的金額遠遠比你想像的多很多!2台車加上前/側碰撞測試等費用,如果要像嚴董送到EURO-NCAP的委託實驗室,新台幣2500萬跑不掉!就算送ARTC也約要1000萬~1500萬元!全球8大車輛實驗室都是鐵價、沒得殺。

再加上國產車的法規碰撞測試等級都只有法規的56公里(反對的國產車廠請如U5公開法規測試碰撞報告證明自己的車型不一樣)。國產車廠行銷部門主管除非是腦袋壞掉,誰會去提這樣要花公司數千萬元、絕對會輸給U5的64公里碰撞測試,而且會咬到自己車型安全碰撞測試等級連基本速度規格都不如人的爛主意!

你沒發現01上面很熱絡的職業酸民全失蹤了嗎?! 現在國產車廠就是要讓這件事"冷掉",讓關心國產車車輛安全的網友人氣自己散掉。
yuan73 wrote:
最近U5西班牙的撞...(恕刪)

自行送測的目的是什麼要先想清楚
目前我看到的是你希望公布法規碰撞的資料
但是目前能做的
礙於經費似乎只能有[特定車種]

今天U5送測只做ODB64項目
公布了你確實知道U5前撞成績很好
但你知道其他國產車成績到底好不好?
以前三菱國產車公布ARTC的碰撞成績
結果反應如何?
能夠和其他國產車比較?
裝死的車商還是裝死
死不公布你能怎麼辦?

今天台灣民眾是連廠商送測都會質疑的!
也質疑台灣測試機構的公信力
更不相信政府有能力監督
今天你以協會自行購車碰撞要如何建立民眾的公信力
你能確定的就是這是我創立的協會所以我最清楚
但是協會組織如何運作?金錢如何管理?
既然不信任政府了那當然也不該受政府監督吧?
那這樣有比較好?

今天民眾對汽車安全資訊的需求
老實說我很不看好
簡單NCAP的概念都有人要扯到政府賺錢或官商勾結
你自己要想清楚協會如何避免這些質疑發生
你也可以不管質疑聲浪
那你必須想個清楚的方式建立公信力

另外R point在wiki上的解釋是
當初車輛製造商設計座椅的假設的成員臀部位置
因為假人H-point要和R-point吻合
所以需要提供給測試單位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