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騎機車的地方居然對機車駕駛技術還有這麼多疑惑,無法分辨影片中的騎士是不是正確的外內外。
車輛的結構、重心不同,駕駛方式也不同。
不想花錢去安駕中心上課,網路上也有很多教學影片先去看一看嘛!
樓主影片中的騎士是騎速可達而非檔車,機車不分排氣量都有分速可達跟檔車。
樓主是被台灣獨有的排氣量分類給影響,沒搞清楚自己要問的是什麼。
只有台灣在分小排氣量跟大排氣量機車的路權,俺是在國外的機車不分排氣量路權都沒有差別,主要是分速可達跟檔車而已。
速可達的重心在後輪,檔車的重心在車身中央,所以樓主應該要問的是速可達採外內外過彎是否適合?
像澳洲駕訓班是教騎速可達過彎是外中內,外內外一般是檔車使用的,不過這在台灣容易撞到路邊違停或者是後方有人想硬超而擦撞。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台灣平均駕駛素質不高,台灣連汽車駕訓都沒有在教考照人正確技術的,更別說考機車駕照根本沒有駕訓。
台灣政府沒有教可以去參考國外,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日本等地的駕訓範例有語言困難看不懂,澳洲一樣是講英文總看得懂了吧?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很好玩嗎? wrote:
外內外應該是要在自...(恕刪)
以陽金公路為例...平常陽金公路的大車不多...就單影片中的那種陽金大公車是最多的~~

這種陽金大公車在陽金飆起來的..也是很嚇人的...肯定會跨一下雙黃,吃一點對向
小弟至少遇過5次以上~~~
然而...所謂彎中...最怕是目光去衝擊到....然而目光會不會去衝擊到??...可能差距的時間不到0.5秒....

小弟有一次.也是右彎盲彎..就是目光去衝擊到...本來望向出灣口的視線..突然不由自主地變成在公車上..啊~~~這下完蛋了...接下來的潛意識,就是緊急剎車...但...小弟當時還是沒有馬上SR反應....目光迅速移回,望向出彎口...然後跟自己說..應該過得去...應該過得去...應該過得去.....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