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家對"使用者付費"的看法如何

只要顏色對了,做什麼都是對的,如果是前朝,鐵定罵翻
贊成使用者付費!

開車的本來就比較有錢了

雖然汽車買二手的也不貴,但油錢兇、保養、停車費貴,稅金高。

不然騎機車、搭大眾運輸的人都是白痴不成。

既然政府缺錢,贊成從有錢人身上挖,不要從窮人身上挖,窮人就已經很窮了,還要挖錢讓人連吃飯都出問題,很沒天理。


台灣那麼多一人汽車,路上塞車堵車、違規並排阻礙交通,就是因為開車太容易了。

國道全部收費後,如果嫌貴繳不起的人,自然會去響應共乘,改搭大眾運輸、改走免費的省道,或者假期就不要出遠門了。

付的起的人,因為車流量少了,交通不也就順暢了。

5星級飯店,正因為貴所以才5星級。如果5星級的收路邊攤價格,甚至免費,那還能是5星級嗎。
我支持使用者付費 ,但我花錢買高速到達,如果品質未達80水準我要求退費。
支持使用者付費
請國道警察嚴格取締,慢速車霸佔內線超車道龜爬
中外線最低速限不得低於80公里,這已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最低/高速限無法開到80~130公里的殘障駕駛,禁止開上國道
kcc16896 wrote:
政府收稅,應該是提...(恕刪)

哎,台灣是個民主社會,所以政治人物幾乎都是民選出來的,學經歷也不差。
可是選出來一段時間後,大家依舊罵政府。
台灣的兩大黨,藍綠也分別執政過,但是台灣人民罵政府從沒間斷過。
我常常自忖,這些台灣的現象是不是民眾自己造成的..
政治人物為了迎合台灣的選民,常常需要作秀,別提什麼長遠規劃了,長遠規劃到最後都是別人得利--因為任期到了,選民看不到成果,換人做。人民就需要看到政治人物即時的"表現",就像是秀場一樣,此一秒拍手,下一秒可能就叫你下台。
打個比方,打開電視新聞,很多電視台的新聞你看了就不禁嘆道,到底現在新聞的深度還有嗎?我想這並不是(某些)新聞從業人員不想要做一些嚴肅深度的報導,而是根本沒有收視率,民眾決定了新聞的品質跟深度,台灣的民眾似乎對於腥羶的時事跟吵鬧的政治特別有興趣--現在台灣電視新聞的水準,我覺得可能事實上就是反應觀眾的水平。就像以前的國產車,只會強調有DVD,影音播放,豪華內裝,皮椅-等..完全把安全配備放在最後順位--這似乎也反映那時候一些台灣買車大眾的首要選擇。
常看到很多人罵政府,我常心想,你上去做會比較好嗎?你選(投票)的人有做好他的職位的事嗎?(若沒有的話選民應該先自己反省做了錯誤的決定--政治人物做不好要下台,那選民選錯人應該要怎樣?好像很少人自我反省--罵別人總是比較容易)

使用者付費,只是政府稅收的一個手段,在現實社會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我對使用者付費並沒有意見。但當我們在怪政府沒有好好利用稅收(沒有有效確實的執行力以及長遠規劃)的當下,我們應該要捫心自問,為什麼我們(人民)造就了這樣的一個政府--一個民選的政府。
我提倡提高收費~
我也經常上國道啊
經常塞車我哪受得了
不願意付錢的就走省道啊

國六就算通勤的你也可以走136啊 不然騎機車的都騎國道去日月潭嗎⋯⋯

一堆烏龜車 歸在國道 神經病

假日提高收費! 要出去玩 就要多付錢
使用者付費。

出門走在國家建設的道路請付費。

去國家建設的公園玩請付費。

騎國家建設的自行車道請付費。
我覺得 把ETC建置成本還牠

收回來就好了...可能難了

為什麼設備不花錢找業者建置就好 為什麼要給它們永久抽傭
什麼?使用者付費?什麼是使用者付費?
交通,運輸等.....這不是國家該有的基礎建設嗎?
人民不是都有繳稅給政府嗎?
請問平面道路跟高速公路,不都是車子行駛的馬路嗎?
慢速的不用收錢,快速的要收錢?
還是說慢速的道路不用保養,快速的道路才要保養?

其實台灣高速公路會收費,是當時的政府借錢來蓋高速公路地
收費用意是為了償還當時借貸的債款,現在政府收費收了幾十個年頭了,也該償還完畢了吧!
現在的收費,是否該降價只收高速公路的保養費,而不是叫百姓繳高速公路建造的成本費呢~
使用者付費這個觀點, 由於這兩年某市長漫無章法亂漲價的關係, 已經被死忠支持者濫用了.

使用者付費不只是收錢的觀念而已, 付費機制的設計還有引導政策目標的功能. 高速公路本來就有付費, 假日夜間免收不是使用者不付費, 而是為了達成引導車輛分流這個政策目標, 而調整付費機制. 引導車輛分流這個政策目標, 更高於多收那些錢.

政策目標明確這點很重要, 某市長既要大家騎單車, 搭公車, 又取消ubike優惠, 公車漲價, 就只能拿似是而非的使用者付費邏輯來護駕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