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 國十根本就沒有設計和國一交匯的交流道(無論國十東西向接國一北上或南下)~
依照原始設計, 在國十東西向的所有車輛若要接國一南北向的話,
都必須在大中路下交流道(國十與平面道路的匯集點還打算搞在大中路和民族路交叉口),
然後經由平面道路再接上國一鼎金交流道,
而國一要上國十的話, 也得在鼎金交流道下來以後,
再透過大中民族路口的交流道上國十~
因此大中和民族路口需要處理民族路+兩條國道互相上下的車流,
其中,
別忘了更還有來自博愛路要上國一的車流, 當然也會匯集到此處...
可想而知, 這個設計爛透了!!!
因為可能會使這區塊的平面道路塞爆,
所以在國十原本快完工的時候, 被交通部來的長官打槍,
緊急停工, 變更設計...
1. 廢除國十東向下民族路的交流道 & 修改國十西向下民族路的交流道縮短至鼎中路下.
(所以從博愛路上國十的朋友們, 會看到右側有一整排的漸縮的紐澤西移動護欄, 就是為了怕哪天某個天兵飛下那個斷頭交流道)
2. 增設國十西向與國一南北向的交流道.
(為了不影響國十西向的車流, 得拉長進國一的緩衝車道, 所以才會看到從國十橫空而出的車道設計)
3. 增設國十東向與國一南向的交流道.
其中, 又以第 3 點增設國十東向與國一南向的交流道為最,
當初還為了怕平面道路(民族路&博愛路)要上國一的車輛都在平面道路上排隊, 影響這兩條主要幹道的車流,
所以就硬生生把原本自大中路上國一南下的交流道拉來跟國十匯合,
於是乎,
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博愛上國十&民族上國十兩個爆近的交流道外加一起擠進國一南下的天空車道...
反正就是高架路段先塞, 然後再該平面路段塞囉~



MikeTrout wrote:
想不到大家修養這麼...(恕刪)
就是民族上國十到鼎金這段將原本三線車道縮減寬度劃成四線 也就是再多一線輔助車道
民族上國十欲南下國一車流只能走靠外側輔助車道 且不得變換車道
然後民族上國十往東車流只能走靠內側輔助車道
國十欲南下國一車流只能切到內側輔助車道
匯入匯出車流交織限縮在內側輔助車道
然後
內側輔助車道+外側輔助車道 直往鼎金南下國一匝道(當然此處匝道也要劃成雙線)
不少地方都有類似設計
這樣應該多少可以舒解車流...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