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行駛國道十號鼎金系統歡迎插隊

目前國道已於中清下交流道上裝攝影機抓插隊的嘍,過一陣子全台下交流道都會裝了,再插啊!
國道十號鼎金交流道原本就是個變更設計的地方,
當初, 國十根本就沒有設計和國一交匯的交流道(無論國十東西向接國一北上或南下)~

依照原始設計, 在國十東西向的所有車輛若要接國一南北向的話,
都必須在大中路下交流道(國十與平面道路的匯集點還打算搞在大中路和民族路交叉口),
然後經由平面道路再接上國一鼎金交流道,
而國一要上國十的話, 也得在鼎金交流道下來以後,
再透過大中民族路口的交流道上國十~

因此大中和民族路口需要處理民族路+兩條國道互相上下的車流,
其中,
別忘了更還有來自博愛路要上國一的車流, 當然也會匯集到此處...

可想而知, 這個設計爛透了!!!
因為可能會使這區塊的平面道路塞爆,
所以在國十原本快完工的時候, 被交通部來的長官打槍,
緊急停工, 變更設計...

1. 廢除國十東向下民族路的交流道 & 修改國十西向下民族路的交流道縮短至鼎中路下.
(所以從博愛路上國十的朋友們, 會看到右側有一整排的漸縮的紐澤西移動護欄, 就是為了怕哪天某個天兵飛下那個斷頭交流道)

2. 增設國十西向與國一南北向的交流道.
(為了不影響國十西向的車流, 得拉長進國一的緩衝車道, 所以才會看到從國十橫空而出的車道設計)

3. 增設國十東向與國一南向的交流道.

其中, 又以第 3 點增設國十東向與國一南向的交流道為最,
當初還為了怕平面道路(民族路&博愛路)要上國一的車輛都在平面道路上排隊, 影響這兩條主要幹道的車流,
所以就硬生生把原本自大中路上國一南下的交流道拉來跟國十匯合,
於是乎,
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博愛上國十&民族上國十兩個爆近的交流道外加一起擠進國一南下的天空車道...

反正就是高架路段先塞, 然後再該平面路段塞囉~
MikeTrout wrote:
想不到大家修養這麼...(恕刪)
真的是搞不懂你呀 wrote:
目前國道已於中清下交...(恕刪)

中清交流道南下北上都有分流,同向車輛的行車動線不會交叉重疊。
跟國十兩個交流道擺在一起相比,中清安全多了。
我的解決方法比較簡單

就是民族上國十到鼎金這段將原本三線車道縮減寬度劃成四線 也就是再多一線輔助車道

民族上國十欲南下國一車流只能走靠外側輔助車道 且不得變換車道

然後民族上國十往東車流只能走靠內側輔助車道

國十欲南下國一車流只能切到內側輔助車道

匯入匯出車流交織限縮在內側輔助車道


然後
內側輔助車道+外側輔助車道 直往鼎金南下國一匝道(當然此處匝道也要劃成雙線)

不少地方都有類似設計

這樣應該多少可以舒解車流...

黃色小鸭 wrote:
我的解決方法比較簡單
就是民族上國十到鼎金這段將原本三線車道縮減寬度劃成四線 也就是再多一線輔助車道
民族上國十欲南下國一車流只能走靠外側輔助車道 且不得變換車道
然後民族上國十往東車流只能走靠內側輔助車道
國十欲南下國一車流只能切到內側輔助車道
匯入匯出車流交織限縮在內側輔助車道
然後
內側輔助車道+外側輔助車道 直往鼎金南下國一匝道(當然此處匝道也要劃成雙線)
不少地方都有類似設計
這樣應該多少可以舒解車流..


理論上不可行

原因 兩閘道距離太短,緩衝區不足.

Dwing wrote:
理論上不可行

原因 兩閘道距離太短,緩衝區不足.

本來也是匝道距離太短 緩衝區不足

何來多一道不可行?

請看台74西屯二
黃色小鸭 wrote:
我的解決方法比較簡單...(恕刪)


就算大中路上來的車道分成二線,
最終在我補充的地方會縮成一個車道,再匯入國一,
還是得塞得排隊。
如此塞車的車潮因緩衝距離太短,還是會淹到後方。

黃色小鸭 wrote:
本來也是匝道距離太短 緩衝區不足
何來多一道不可行?
請看台74西屯二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2.6770017,120.3226436,42m/data=!3m1!1e3

這位大哥可能沒開過這段路吧?

先看一下衛星圖,看第四車道要怎樣畫?

現主線道的外車道寬度已是縮水,再畫出第四車道?

還有一進入閘道引道就只有一線道,並無漸縮空間
Dwing wrote: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2.6770017,120.3226436,42m/data=!3m1!1e3

這位大哥可能沒開過這段路吧?

先看一下衛星圖,看第四車道要怎樣畫?

看40樓的影片1:35開始
有沒發現拍攝車前面L車開的很順?
想像該處如果是兩車道?
路幅應是OK
有大車會比較憋一點

最後再看高公局輔助車道的說明:
http://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183&p=5
看到小賢子 wrote:
就算大中路上來的車道分成二線,
最終在我補充的地方會縮成一個車道,再匯入國一,
還是得塞得排隊。
如此塞車的車潮因緩衝距離太短,還是會淹到後方。

但至少緩衝距離就變長很多(國十東+西向往國一南下匝道匯合處~民族)

匯入匯出交織情況也變的比較單純

甚至你補充的地方都劃成兩線也不是不可行

只是會讓國十西向往國一南下匝道變成匯入主線的支線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