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蘇花高就是救花蓮的經濟.改善生活的唯一王牌??
老實說剛建好絕對會有短期的效益出現,但5年後呢?
大家都膩了,花蓮也搞爛了,請問東台灣還有什麼本錢發展觀光業?
觀光業可是花東唯一僅存的利基不是嗎?為何總是有一些台灣人這般短視近利呢?
人潮的確等於錢潮!但是問題是這股人潮能撐多久?為何不能眼光放長遠,偏偏要搞這種殺雞卵的笨行為
未來花蓮搞爛了,再也沒有人想去觀光(連外國人也不想去),這可不是只有花蓮人的損失耶,這可是關係到整個台灣
如果真的建條路就可以挽救經濟,改善生活
那最好不只建蘇花高,其他的南迴高,花東高...全部都建,最好建成環島高速公路
這樣台灣經濟和全民生活就有救了???
不是說西部北部有資格繁榮.交通便利,花蓮就不該擁有
而是花東環境搞爛了,反正台灣企業早也移光了,台灣未來賴以重點生存的觀光業也毀了...台灣人大家就一起毀滅吧!
蓋蘇花高10年後台灣經濟絕對不會更好,只會更爛,況且中央政府都窮了,花東地方政府又能好到哪去?唇亡齒寒啊!
能改善東部的交通困境.生活...的方案絕對不只有一種,建蘇花高也絕對不是唯一的救命神丹
別給政客洗腦了,能解決的方案並不是只有一種,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選擇的方案不是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或玩笑閒聊之用,鄭重聲明,請勿當真!本人不承擔任何責任。
FLY224 wrote:
之前台鐵不是有個夢想
讓旅客可以連人帶自用小客車到花蓮
這種用膝蓋想都知道不可能成功的蛋頭計畫
那時候版上不是也一堆人反蘇花高的正義使者大聲叫好
說台鐵這樣做絕對可以吸引很多觀光客
結果咧?
開辦沒幾個禮拜就夢醒了
那些當初大聲叫好的人怎麼都閉嘴了!?
其實這樣是大有可為的(英法海底隧道的Le Shuttle),如果蘇花高要蓋的話,至少可以做完工前的應急方案(蘇花高搞不好要蓋十年以上).為何不能成功,最大的問題就是:經營者是台鐵!

Le Shuttle的一些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rotunnel_Shuttle
TTS(Taiwan Trains Society)上Le Shuttle的一篇遊記
http://www.tts.tw/forum/viewtopic.php?t=5468&sid=107d1722dac0a0ef9b1467d138c184a2
FLY224 wrote:
反正數十年後
花蓮還是現在的花蓮
去花蓮永遠都是太魯閣七星潭
靠這種一成不變的景點
就想要讓花蓮變成觀光大縣
你就繼續做夢吧!
觀光客不是笨蛋
如果要你每次都去一成不變的地方觀光
或許前幾次大家還會覺得真是好山好水
之後呢?
去花蓮看到的東西永遠都是那樣
幹嘛浪費那麼多時間去!
或許我這樣說有很多人覺得刺耳
但事實就是如此
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這是不可能的事!
(你覺得花蓮在地的民宿、商店拿什麼來跟投資客、大財團對拼?)
請問你有去過墾丁嗎?
墾丁有沒有大飯店?有沒有大財團投資的飯店?
墾丁有沒有民宿?墾丁的民宿多不多?
為何墾丁的飯店和民宿可以共存共榮
花蓮就不行?
只要有特色,沒有不可能!
花蓮發展觀光也不是只有幾年的事了
中橫都建好幾十年
我還沒聽過"歐!太魯閣都一成不變,不能吸引觀光客"的話
花蓮吸引觀光客重點不是在求新求變
而是你能否保持原始的風貌
讓喜歡親近山、親近水的人能夠在這裡獲得心理和生理的放鬆
人家大峽谷、優勝美地幾百年來有什麼重大改變嗎?
花蓮的特色就是原始、自然、無污染
如果你覺得在大量沒有公德心的人潮湧入下
花蓮還能保有這分特色
那請你去南投看看
假如你說的求新求變是發展花蓮的觀光建設
那就更不應該把錢虛擲在蘇花高,而排擠花蓮的基礎建設預算了
還是你說的求新求變是在花蓮蓋購物中心、遊樂場?
那我請問你,我為什麼要捨棄台北東區,大老遠跑到花蓮逛百貨?
另外告訴你
墾丁的民宿、夜店、餐廳、名產店大多是外地人去開的
本地人反而不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swinelin/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強烈支持興建蘇花高!!!!!
不要把工程人員和承包商看成是白痴, 興建經費中環保的錢編多一點, 環保就做的起來, 沒預算還想做環保, 當然做不好!!!
而且花東的經濟真的很差, 不是大多數住在都會區的人錢賺的飽飽的, 想就去玩一下能感受的, 花東不是你的後花園, 而是當地居民的命脈, 他們想蓋就蓋, 不要說自己的錢賺飽了就只為了環保而不準人家賺錢.
假如做環保像你講的一樣預算編多一點就做的起來
那大家就不會在這裡吵了
蘇花高不是花蓮人說想蓋就蓋
全台灣人辛辛苦苦賺錢繳的稅,
為什麼三十幾萬人說想花就花?
http://www.flickr.com/photos/swinelin/
數位貓爵 wrote:這句話說得好
時代在進步,環保與建設不是天平的兩端好嗎??
現在大家不應該如同政治般的被操弄成環保與建設的兩方對立
因為台灣是所有人的,花東的環境美景也是所有人希望維護的
並不是希望建設的人就不想住在好山好水中
也不是希望好山好水的人就願意徒步從台北翻山越嶺到花東
環保與建設應該是要同時兼顧的兩變項,如何的組合才能獲得最大結果
所以這個議題不該被簡單的以建或不建做為政客給人民的解答
而是應該要全民要求政府提出建設兼顧環保的作法
之前政府單位喊綠建築也喊得很大聲,生態工法也是一直被拿來作政績宣傳
同樣的概念應該要套在這個議題上,要如何以適當的手段兼顧二者
針對台灣最後的淨土,提出此種選項應該是必要且必然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