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大家對於ABS的運作原理已經有個大致的認知了
首先,絕大多數ABS沒有辦法防止機車蓋棉被,這就是結論。
前面有人提到齁
胎面與地面產生速差就是打滑,問題是汽機車上僅有[輪速感知器][[引擎轉速感知器][變速箱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車身姿態感知器]....等,但尚缺乏:[真實速度感知器]。
部分是正確的,但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實在行駛中輪胎與地面都是一直有微量的打滑的,那都是微觀上的,不可能完全不打滑,怎樣的打滑還是屬於安全的,怎樣的打滑是危險的,會讓車輛維持失去良好的操控性,抓到那條線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感知器的說法是正確的,至於為什麼沒有真實速度感知器?因為就我所知沒有這種東西(透過GPS得知位置,計算移動量後再獲取速度不在此限)
輪胎不是鋼體,他是柔軟的會變形的東西,在行駛的過程中加速減速都會使的輪胎有不同程度的變形量,導致實際車速難以估算,所以你最多只能靠輪速感應器去大致的推算車輛實際速度是多少,但那個速度並不完全正確。
再來,很多人吵的ABS會延長煞車距離,這個對,也不對。
一般情況下我們騎行的柏油路面擁有良好的抓地力,在這種路況下有ABS的車輛煞車距離幾乎都可以比沒有ABS的車還要低,這個是無庸置疑的齁。
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滿是砂石的路緣、石頭路、一些公園造景會看到的滿是鵝卵石的路面,有ABS的車煞車距離會更長。
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在讓你的車停下來的已經不是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了,而是砂石與地面的摩擦力、石頭與石頭之間麼摩擦力。你要是不鎖死輪胎的話,輪胎每多轉動一點你就會再多往前一點。
最後來回答樓主的疑問,這題解決非常簡單,想要防止車輛翹尾或是說蓋棉被絕對需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們首先需要知道車輛的車身動態,車身動態的獲取需要什麼硬體?需要慣性測量單元IMU。
所以車身上沒有IMU的話他的ABS就不可能防止機車蓋棉被,有裝IMU才可以辦到,但有裝IMU若是沒有將IMU的數據與ABS進行整合研發的話一樣是無法防止的。
因此最後的答案是,有的ABS可以防止蓋棉被,有的不行。但他的車連ABS都不知道有沒有,所以肯定是不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