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10幾年了吧,有一段時間國外奶粉大漲,台灣政府把奶粉關稅降低以壓低價格,進口商卻當著記者面前說: 政府降他的,我繼續賣我的(意思就是說不降價),後來這些進口商被當時的央行總裁彭淮南請去喝咖啡才壓下來。去年還是今年初,美國政府那邊要求某大藥廠把減肥藥降價,該藥廠高管直接說: 沒用啦! 即使我把藥價壓低,但底下的總代理和經銷商之類的他們不會跟著降價,他們依舊會用原價格賣(大賺價差)。降關稅來把價格壓低,但只要該銷售過程中的一環不降,價格就降不下來。
換位思考~車商老闆不是聖人,只是一個 " 商人 "商人降本求利的本質....如果你自己是車商老闆,你會怎麼做?我個人會降~但是只降10%給消費者其他會用增加設備 " 價值" 賺兩手~就像TOYOTA之餘車美式~特仕車車價多5萬,車價給你多折2萬,結果裝的車機只值3000~此時就發現買特仕車的人超多!!!~台灣人好騙~
簡單回個人想法車商賺更大當然是有可能,反正進項固定成本多少你不知道,一般人只知原本定價跟減稅後定價加加減減這個數字要抓多少當然車商決定。反正我不買就沒你的事,除非有讓人眼睛一亮的價格出現但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價格根本不用想,還是有我盤我驕傲的人會繼續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