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川普的關稅政策,可以翻轉台灣畸形的賣方市場嗎?

superkernel wrote:
一台300萬降到250萬, 不會買/買不起的還是不會買, 只會讓有錢人省50萬, 窮人越群富人越富,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所以幹嘛降價, 不賺白不賺不是嗎?...(恕刪)


這樣說不對喔.

豪車向來都沒有放在台灣生產, 因此政府本來就不需要保護誰家豪車賣得多賣得少,

台灣人更不用為了收那幾台一點點的豪車汽車稅, 害全體出口商品全部被美國課高關稅.

況且美國生產的車型, 豪車是極少數, 原因為何? 因為去美國市場大, 生產要追求大量生產, 不太可能生產頂規車型
相信不久以後如果進口車國產車都沒有降價,就會有人出來帶風向說『是因為台灣的環保法規亂來,讓進口車進不來!』

哈哈哈,反正,有錢的車商會繼續用媒體帶風向製造『不可能降價的理由』,政府『也不會出來辯解』就默默賺稅收就好,這時候,角色又異位成『政府白臉、車商黑臉』!!

只要『資訊不透明、管制不透明』,消費者就會相信『台灣環保法規很爛、台灣關稅很高』的論述,然後,還是乖乖買車!!哈哈哈

還是乖乖買車!

反正,進口車國產車不會降價是『政府+車商』串連的結果,這本來就是政府、車商想看到的結果,能夠賣100萬的車,不可能當成75萬元賣的!!
以後大家都買進口車??
jsmz wrote:
相信不久以後如果進口...(恕刪)


台灣市場規模小, 進口車一個月就賣個一兩萬台, 豐田又佔去1/3, 剩餘的市場極小. 車商賣太便宜等於是自殺, 但是關稅降低後, 美國車變得非常有競爭力, 日本歐洲車的車商若不降價, 就是等死,

最佳選擇, 就是美國有生產的車型, 通通都引進台灣, 就是最佳方案.

不論是賓士, BMW 奧迪 VW 豐田 日產 福特 馬自達, 都會這樣做.


但是時間不會太快, 因為美國對進口車加關稅, 他們本土現在也正在缺車, 像是Toyota 車廠Carmy現在跟車廠訂車, 要明年春天才排得到. 新款Altis 也是大熱賣, Nissan 本來兩座廠要停掉一座廠, 現在反而是全速生產.

而且越南泰國日本韓國也都想盡力降低汽車關稅來討好川普政府. 美國車短時間內, 絕對是不夠賣.
不是以後大家都買進口車而是美國進口汽車就算0%關稅,台灣的進口車不會降價,美國進口車不會降價,日本歐洲進口車也不會降價,台灣的國產汽車也不會降價!

也就是『關稅是阻礙進口車障礙』的謊言會被戳破,然後,謊言被戳破又怎樣?車商、政府還是繼續維持原來的價錢在賣車,被打臉就當作沒關係,還是繼續用原來的價錢賣車!!


政府、車商天天都在說謊圓謊,怎可能遇到區區關稅就被打敗然後要降價!!哈哈哈
想想蠻悲哀的
這大概是版上第27篇相關文章了吧

不過是一台車
人一生不過
夏帕把妹 娶妻生子
違停超速 被撞出保
兼入土維安如此而已

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
人家賺得多簡單買選擇多

泰國人馬來人印尼人
配備有款式多選擇新

台灣人.........
需要靠一個老頭來亂
才有可能降一滴滴
還只是
可能

香蕉你個芭樂
엉터리 많다
不要只有美國車零關稅,就算零關稅也不會去買美國車,日本車也要降關稅比較重要。
美製的日系車很香呀!
老實說,你可能要失望了,
只針對美國車降關稅這個部份,
台灣主要進口車有:日本、歐洲各國、美國(佔比超低),
例如賓士,就某幾款是美國制的,
只要GLE一降價,絕對壓縮到GLC的買氣,
去看一下賓士賣最好的車是GLC,如果GLC要跟著降,
原廠要付比GLE更高的關稅,你覺得有可能嗎?
唯一的方法就是停售GLE,讓傷害降到最低,
二手車就隨他們去殺價競爭,
原廠可能會多送些東西,但不會與二手車商拼價格,
除非關稅全面調降,不分哪國製才有可能翻轉。


幾年前(約2015~2018年間)確實有一段時間,台灣市場大量出現由貿易商進口的「外匯賓士C300」,尤其是北美版本,廣受消費者青睞。然而,台灣賓士(台灣總代理)卻未正式引進C300車型,主要原因可歸納如下:

✅ 理由一:市場定位與產品分層策略
• 台灣賓士傾向讓「C-Class」以 C180/C200 搶佔主力市場,而 C300 屬於高性能等級,會瓜分未來 AMG 系列(如 C43)的市場。
• 如果引進 C300,會壓縮其他車型(如 C43、E-Class)空間,導致高階車型難賣。

✅ 理由二:價格策略與進口成本不同
• C300 若要符合台灣法規(如環保、安全規格),再加上總代理車「報關+認證+保固+內裝升級」等成本,引進後勢必定價較高。
• 對比水貨商無需提供保固、售後服務與品牌統一標準,總代理無法賣到和水貨一樣低的價格。

水貨車盛行反而影響導入意願

C300 在外匯車市場過熱反而造成台灣賓士觀望:既然水貨市場已有強烈供應,加上這類消費者願意犧牲總代理保固,那麼導入C300的誘因便更低。



結論

台灣賓士未引進C300,是綜合考量產品定位、市場價格區間、動力階級稅制、市場飽和與水貨車壓力所做出的策略性選擇。這也凸顯了總代理在導入車型時,除了技術面,還需考量整體市場生態與品牌利潤結構。
星星腸3208

以前就有發生過,(約2015~2018年間)有一段時間,台灣市場大量出現由貿易商進口的「外匯賓士C300」,尤其是北美版本,廣受消費者青睞。然而,台灣賓士(台灣總代理)卻未正式引進C300車型

2025-07-15 16:10
星星腸3208

理由一:市場定位與產品分層策略•台灣賓士傾向讓「C-Class」以 C180/C200 搶佔主力市場,而 C300 屬於高性能等級,會瓜分未來 AMG 系列(如 C43)的市場。

2025-07-15 16:11
免關稅便宜十幾二十萬
車商隨便編幾個理由...
結果只便宜幾萬塊...
最後還是無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