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能源提供的方式不同,只有合不合用問題
落後只是個人感官,說人落後只是自卑心作祟
以存入汽車→到輸出動力能足跡
目前內燃機轉整體換動能比20-40%,正常保養下,每年變動率不高。
電車整體能源有效率差異較高:
先說充電(不考慮安全)高壓(380V↑)下可以達95-98%,低壓(200V↓)下約60%,充電耗損:2%~40%
電能/化學往返,最高90%,一般約60-85%,每年約耗損增加10%,循環數>1000或年限>5年不可信任
大動力電動機:70-99%,加入啟動損耗一般約40-80%
所以電車最佳狀況: 98%*90%*99%=87%,一般值95%*85%*80%=65%(全新電池),
電池效率每年降低10%→58%,52%,47%,42%,5年後電池不可信任
所以電車在5年後看人品(運氣),8年後電池一定需換新
油車只要好好保養,20年30萬公里沒問題,只不過20年一換和5年一換的人...有些人會覺得涼涼的
油車如果能繼續精進,把轉換率拉到50%以上,就是很好的能源了
君士坦丁12世 wrote:
無惡意,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小米汽車雷總的一次訪談紀錄而已,絕對沒有引戰或批評的意思
油車,汽車廠掌握的是引擎技術+底盤+軟體
油電車,汽車廠掌握的是引擎技術+油電系統+底盤+軟體
電車,汽車廠完全沒有任何硬體技術,掌握的是軟體+底盤
油車、油電車、電車其他的硬體都是廠商的技術,跟車廠毫無關係
最熱門的ADAS,將來的自駕系統,都是廠商的技術,除了Tesla,車廠懂個屁
汽車是需要花費很多人力、物力在測試上,我很懷疑雷軍懂嗎?
如果哪天要買電車,我還是相信傳統車廠的品保系統
期待更好的電池科技帶來真正安全的電池及可接受電池價格
任何車廠都不需吹自己有甚麼技術,自己掌握了甚麼自己最清楚
說謊說多了,連自己都騙,高度膨脹自己
小米汽車不過做出個車殼,謊話說多了自己都相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