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美中汽車貿易戰已延伸到台灣限制自製或大陸製零組件率眼光遠點,好處是能不能像晶片戰一樣,各國廠牌要避開大陸生產及零件台灣能否搶得代工生產的先機,恢復過去台灣汽車零組件的輝煌當然~台製品質還是比對岸有保障壞處是零組件成本高,也限制某些低價車款進來跟現在晶片戰一樣,車價只會越來越高也意味,兩岸貿易戰已宣戰
防堵中汽車零件化整為零來台 國產車組裝新制8/1上路至於整車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的計算方式,產發署官員說明,分子為在台灣採購並且製造的零組件金額,分母為整車採購零組件金額,希望藉要求一定比例的國產化零件採購,提升台灣汽車零組件業者製造量能。國產車自製化辦法出爐!進口車未來恐將橫霸台灣車市?依據經濟部的規範,國內業者如選擇要引進的車款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均納入管理機制內。今日與會的車廠指出,目前大部份CKD的國產車自製率大約是20%以下************************這個新制完全針對中國大陸車廠,所以Toyota、Honda、Ford這些廠牌的國產化根本不受限制。而且計算方式是以零組件金額來計算。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國產化中國大陸車輛,你的國產化自製率(金額)就要更高。造成你根本無法競爭。簡單來說,就是要你斷了中國大陸車輛來台組裝的路。跟國內汽車零組件廠商發展根本毫無關係。除非.........除非.........除非.........車商把中國大陸的整車零組件金額壓低到一個不行,但是最後整車車價保持不變,在消費市場還是有優勢。根據對岸的資料,上汽名爵的零整比是251.25%;也就是說整車售價是139,800人民幣,但是零件價格是139,800*251.25%=351,247.5人民幣。百款車型零整比公佈這種作法可能壓縮到車商日後維修時的零件利潤。只不過,把零件虧的錢轉到工資去......最終,可憐的還是消費者。只有非常貴的進口車與很貴的國產車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