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不太懂油用越多,換電車省越多,為什麼大貨車聯結車沒電車

電動大型車輛已經有了,很多大眾運輸也開始使用,我目前任職於美國某城市的交通局,去年美國大眾運輸協會大會(ATPA)一大半都在講電動或氫燃料公車,但技術上目前還有幾個大問題

1. 電池很重
特斯拉Model 3的電池就重達480公斤,相較之下一般房車加滿油油箱才35公斤,而貨車體積更大重量更重,電池重量可能數倍有餘,這多出來的重量對於需要載貨的貨車來說是很致命的

2. 氣溫影響
台灣氣候變化不大可能感覺不出來,在美國這種會到冰點的地方一到冬天電池放電效率奇差,續航力會完全不行,目前的解法只有在電池外包加熱裝置,但這樣除了增加重量外也等於是增加電力消耗

3. 充電慢
前面有人說了,充電是最大的問題,目前最大的充電強度大概是350KW,雖然乍看之下好像可以很快就充完,但實際上充到80&左右就會因為保護裝置速度大幅減緩。我的Model Y電池是75KW但用250KW快充還是需要1小時左右才能完全充飽。
而且一般家用電車是間歇性的跑,你每天跑長程或開計程車就基本不可能用電車,不然時間就都花在充電上了。更不要說要快充還要找高速充電站,在一般大眾運輸或市內送貨可用是因為那也是間歇性的,回庫後可以有幾小時休息充電,那種24小時跑的長程大貨車就不可能用了

4. 耗損快
延續前面,電池都有壽命,以每天都幾百上千公里這樣跑的貨車,電池沒多久就衰退了,而且和油車不同,油車油耗就算是老車只要好好保養不會和新車差太多,但電車只會越來越低,難以估算里程,而且油車怕過重少加點油,電車不管你電池壽命還是要一直載著。在折舊上,油車老了汰換還是很多人會去買,電車舊了電池衰退換要幾十萬很難賣

最後還有建置電網、維護、車輛本身售價等等問題
1:需要載重,耗電量驚人,相對電池要很大車重更驚人

2:大車需要跑高速 電車比較不利

3:大貨車比較難有固定停車位不利充電


相較之下公車就很適合 短程續航力比較不用那麼多

而且都是低速行駛完全充分利用馬達的優勢

而且公車還有固定車位 利於充電
1.續航力的問題,貨車需要長時間長里程,目前電車比較難達成
2.重量問題,電池重量太重會影響載貨的重量,司機收入會減少
3.充電站及充電時間問題
話說如果像747這樣的客機,改成電動的,不知道飛得起來嗎??
很簡單,建置後的效益遠低於現況就不會有人去執行了。更何況你的後期維修養護都要回廠並且可能鎖料鎖軟體等等,倒不如維持柴油內燃機,一樣能有高扭力、能源快速補充、低維護成本等等。
2好3壞 wrote:
用油最多的一定是大貨...(恕刪)


有啊





只是太貴

就像純電小客車 均價也是150萬起跳 對很多人來說 還是太貴
這什麼智商提的問題

特斯拉 早就有出過 電動拖車頭,volvo也有

可是續航才是關鍵

美加地區,人家運貨 從A點到B點 開個7天 是家常便飯。

續航不給力 半路沒電就好笑了,休息站 排不到充電 整個GG

一車海鮮 可能就解凍~~~
你在搞笑嗎?換電車?
你以為汽車跟gogolow一樣可以讓你自己換電池?
電動轎車北->高都搞不定了,
你大客車、大貨車、聯結車,從基隆港出發,開到台中,
還得停下來充電五個小時充電,然後再繼續開往高雄,
然後又要花五個小時充電,才從高雄開回來。

小小的台灣都這樣了,
你有看過推廣電動車的歐、美有電動卡車在營運?
為什麼沒有電動客機?
為什麼沒有電動貨櫃船?
為什麼沒有電動火箭?
講白了還是經濟效益的問題,
你看美國那間大租車公司的下場就知道了,
商用的車子, 跑電動一定不划算的.
大貨車講求的是週轉率, 不然就不會有一堆人不睡覺拚命跑,
大貨車甚至一台車上都配2~3位司機輪流開的,

電動車充電時長, 載重高速續航短, 頻繁充電, 維修成本高等等,
都是讓大貨車公司不敢領教的地方.

電動車太貴主要就是那電池成本太高
而電池成本太高原因則是相關材料的用量太大又產量不多
當產品的製造成本太高其商業經濟效益就大打折扣
貨車是用來賺錢的, 不像私家車是用來享受的
包括充電, 耗損什麼的
如果電動貨車經濟效益太差, 就算做得出來也很難能夠去普及
只能是有錢的大公司做做形象的玩具
就像台G電買綠電一樣
綠電比一般電貴, 那台G電為何還要買?
1. 它很會賺錢有錢買
2. 做形象博大眾好感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