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是一個替死鬼,在作打造國產車的夢,但無奈所有技術都掌握在西方國家,
就連大陸盡全國之力都作不出來什麼燃油車能跟進口車相拼.....
就其他車商都很聰明,才不蹚這渾水,只好好把進口車引進在台組裝就好了,然後叫"國產車"
最後,政府還把高關稅 + 高貨物稅 + 燃油稅 抓著不放,吃相難看~
-------------------------------------------------------------------
裕隆汽車-1950年開始生產日產
太子汽車-1965年開始生產商用車
三富汽車-1966年開始生產速霸陸(後期生產雷諾)
三陽汽車-1969年開始生產本田
中華汽車-1969年開始生產三菱
六和汽車-1970年開始生產豐田
六和汽車-1972年開始生產福特
唯一在1972年之後開始生產國產車的是羽田和和泰,羽田於1976年生產標誌汽車,和泰成立於1948年,在生產豐田之前是汽車代理商
至於1964 年頒佈"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限定營業用車必須使用台灣產品,其後又在 1965 年推出"動產擔保交易法",台灣的計程車從此時開始倍增,1965年之後各家開始設廠製造國產車
再來看看"動產擔保交易法"和"裕融"車貸,一個在1965年,一個在1990年,這樣也能扯到邊???
至於1962年開始為期五年的獨家保護在1967年到期就截止了,裕隆確有要求延長但政府並未同意延續對裕隆的獨家保護,一直說對裕隆保護幾十年那當時的太子,三富,三陽,中華,六和...是怎麼成立的???說故事有講頭不講尾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