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成本外部化,這是台灣很多店家、攤商賺錢的陋習。為了做生意,占用騎樓、人行道、路肩、三角窗路口,反正臨停車輛擋到交通,關我屁事,只要人客來我這邊消費就好。好康自己卯,歹康別人家,一堆老街政府還補助出錢幫店家拉皮、整修路面、購物節推銷,操。生意人在台灣是強勢、厚臉皮族群,不要裝可憐啦。
aderek wrote:說實在的…台灣很多知...(恕刪) .我家前的 十字路口紅綠燈被地方警局設定了科技執法.路口前段就先掛了告示板警告了..我覺得 很好 .大家開車 也謹慎小心守規矩一點了 .不是壞事 .
宜蘭知名麵包店我有去羅東分店,因為位置的關係門口想違停也沒辦法,大家都是停到停車場買完大包小包提回去,也不會因為門口不能停車就沒人去,開了7,8個結帳櫃檯都還排好久三峽老街超難停車,金山老街車根本就開不進去,內灣老街停車場在周邊,南庄老街停車場在堤防外,大溪老街停車場也有段距離,淡水老街停車場也在外圍,清安豆腐街,石碇老街,深坑老街,烏來老街...每條老街假日都人山人海,都是徒步區誰能把車子開進老街?還一定要停門口才能消費?台灣正常路段山路40,市區大都50~60,市區雙向單線或有分隔島的慢車道才會40,嚴重超速要山路80,市區90~100,怎麼會自動降速到7,80就嚴重超速,就算依速限開還是有10公里的寬限值(微罪不舉)至於腳踏車下坡可以騎40~60當然可以,以均速50來講,環法自行車賽的平均時速也才40,腳踏車均速上40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