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尤其天龍國, 行人走斑馬線慢慢走,
後面走進斑馬線的也是慢慢走, 往往右轉等行人走完,
也差不多紅燈了,在天龍國這是日常。
車子每次等久了,就會形成不想禮讓的心態。
這是沒有建立同理心的心態, 雖然行人在斑馬線上最大,
但是車子也是在等行人完成過馬路的動作。
其實要思考的事,為何行人選擇慢慢走? 而不快速通過斑馬線?
理由很簡單 : 因為這是我行人的權益。 (台灣人最愛捍衛自己的權益)
因為這是我走斑馬線的權益,你管我要走快還是慢。
台灣有很多地方,既有天橋也有斑馬線, 現代人很懶,有斑馬線誰要走天橋,
不知道這些路口設天橋幹嘛? 給機車族檔太陽還是躲雨?
從小沒有建設同理心的心態,很難改變現況, 日本人會有禮貌是因為從小灌輸的教育,
台灣的教育,從父母到學校都無法做到,父母親都無法做到,要如何教育下一代做到?
最公平的作法就是像天龍國(信義區) 幾個路口在假日有特別分,行人專用燈,
等車子走完後, 整個路口給行人使用過馬路,這樣就不會等行人過馬路等到紅燈。
但是這樣因該會更塞車。
建議政府學學東南亞, 天橋設立手扶梯+電梯, 這樣行人就可以走天橋,
不用因為懶得爬樓梯而不走天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