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政客選舉時說一堆願景,四年後可能什麼都沒做,也有上台怪事就一堆,你連做的時間都沒有
什麼台鐵,妳可能忙二天而已,然後就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處理
越上面的越喜歡寫KPI訂大方向,夢想越大人越愛聽
只有下面真的執行的才知道問題在哪邊
現在很多教育也都是超唬爛到處騙錢,真正會做的沒幾個
商業也是,當政策方向就是這樣,什麼七期,八期,全電,董事長等就出來站,能不能做出來一回事,先喊再說,不然股票馬上跌.
等時間到要驗收時做不出來一堆理由,什麼名次不是問題
也有一堆作弊,這個環保只會測這幾個項目,檢驗官的執行流程,然後就改電腦改中尾段等等就測的項目過即可
什麼安全檢驗,這個國家測撞前面撞側面他們就加鋼板,這個國家不驗,鋼板變小,重量變輕等等
還有很多東西第一階段都沒測試沒通過就找政客用特殊手段什麼警急等,也有什麼標案不是用招標的一次好幾億就出去
口號先走,邊戰邊退誰知道2045年會是什麼時代,誰知道公司能不能活到那時候,現在很多如Nokia等等也幾十年光陰.2045也許Audi被Apple吃下來都可能
那種什麼20,30年後的事當成電影看看即可
alphaelf wrote:
重點根本不是台灣法規⋯⋯
而是車商會不會生產製造。
車商擺爛不做是一回事,但法規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
裕隆長年擺爛,很多人都看在眼裡
而且你看看很多沿用至今的法規,哪一個不是為了保護特定又擺爛的國產車廠
只差那些原本保護國產車廠的法規,現在也變成國外大廠一起擺爛的神主牌
例如一個客貨車認證規定
原本好不容易因為M7的第三排爭議鬧得沸沸揚揚
逼到政府不得不修法嚴格限制認證並提高客貨車貨物稅
這一舉動就間接逼台本提早上市CR-V 5(那時4.5代可被噴到爆了)
只為了趕在新法實施前完成認證,讓車廠享有-10%稅金優惠
結果在新法實施後,U6大改款的U6 GT卻保留客貨桿
大家才恍然大悟新法規留給了車廠一個大漏洞是
[若車輛以小改款名義上市,可以沿用舊有的客貨車認證]
所以U6GT就算改了一大堆,依然繼續享有客貨車的稅金優惠
這消息一出來,多少期待本田CR-V拔橫桿的人,心都涼了一半
現在CR-V真的就是擺出一副我可以再戰(賺)十年的姿態繼續賣客貨休旅
所以說法規有沒有影響?當然有,而且影響很大
更別提現在因台灣的稅制對電動車特別不利
政府滿口說電動車好棒棒,要鼓勵人民買電動車什麼的
結果電動車課稅課得比燃油車還重,真的是把人民當北七看了
隨便一款電動車進來台灣幾乎都是比照2.0L的稅金級距
這也是為何歐洲車廠寧可引進柴油車,也不想引進已經量產販售的電動車
不外乎他們很清楚在台灣不會買電動車的人佔絕大多數
所以當時的菜政府才不得不提出禁售、禁用之類的先禁手段
禁售燃油車就算了,連已經持有的燃油車主也可能被禁駛
只有這樣才能強逼人民購買、使用電動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