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wrote:身上物 薪資證明留存(恕刪) 各位看官 我po在 本意不是討抱 而是這類事故 對我而言是萬無想過發生於自身 故放在01留證 也順請有經驗者 能傾囊相授日後若有相同者 可以此借鑑我沒罵過當事人 也歡迎當事人作證 既然她有保險 我現在只想針對保險來說但 保險一直不聯絡我 這才是我肚爛的點 一堆網民認為我逆向至善路能逆向 哪位說可逆向的 逆給我看 撞到算你自己的 但我個人送 鼎泰豐給你吃我最不能接受的是 在現場 我一直問車主 是哪家保險 一直不回答我只好今天託人去問 才問到是哪家 這需要保密嗎我朋友還說 沒看過車禍傷者 還能記錄現場 真是強 我還得苦笑說 別挖苦我了今天是我主動聯絡 保險公司 要求保險派人驗車 保險只說 請車主提出 (出險) 才能派人驗車拍給車主 還是說保險會連絡 截至發文後 電話在那 沒有啊我已經夠理智了 被撞後 我自己爬起來 拿著手機 繞著事故現場 錄一圈 拍一堆照存證試問多少人 能做到這樣 車主只在旁邊看耶我現在 針對保險公司 只想問 (中國信託產險) 是很忙嗎 還是客戶多 不欠這位 不能因為 我是賤民 連通演戲的電話都不打 車行沒有你們的同意無法修車 你們要我天天坐計程車 讓你們賠更多嗎我相信01有各行各業的人士 我有留下特定紀錄 能查到的 自然可查到剩下的 請相信在下 我絕對沒有逆向被撞 逆向會傷右邊嗎 也不是同行被撞 謝謝
我是裝照片這款的機車記錄器,目前裝了2台機車,其中一台已裝了一年多,使用上都還算OK!樓主可再自行上網查看一下.前幾天也是才停等紅燈後,直行騎車不到2秒時,卻突然被右轉機車撞了上來.前鏡頭有錄到該右轉機車,撞過來的動作.後續已交由警方交通隊處理.目前要再幫爸爸常騎的機車,再裝上一組.下午也幫老婆的機車再加保車險.祝大家行車安全~
醫療部分沒開刀的話看中醫是貴的因為眉角很多例如需復健.按摩.吃中藥.後續電器治療等等..........我只能說水很深西醫只有皮外傷就是便宜的如果受傷在臉或特殊地方還需要後續其他治療就貴被撞都或多或少會肌肉拉傷真的搞不懂你可以問一下你的車險公司後續要如何處理對方兩週後還沒人出面的話基本的過失傷害你是可以提告的最高6個月折抵刑期18萬最低兩個月
人民幣 wrote:車損留證(恕刪) 路過,也來湊湊熱鬧。您身體有傷,近日內不要吃過辣過補過熱的食物,盡量放寬心,睡眠充足來養傷。還是會懷念那迷彩裝啊。0.不要跟01版友多有言語對話上衝突,只有弊沒有利,看不習慣的(包括我也可),不要回應,或直接拉黑即可。1.老司機我,經驗建議,絕對不要穿脫鞋涼鞋無後跟類的鞋子,當有緊急事故時,穿這類鞋子,很難著力來控制龍頭,會二度打滑。2.沒有影片,不敢對事故多所評論。3.而我,對您提的車輛維修估價單,有意見。您真的要這樣提給對方參考嗎?您列的這些項目,都有實質完全損壞,有需更換嗎?這邊有該rav4車子的親友的機率,等同有您的親友的機率一樣低。您雙方肇責百分比還沒確定,即使是您4 ,對方6,但在看到您這樣的估價單後,對方是否也會將車門等一併也估價為損壞全烤漆等?估量下來,對方提出的估價單,搞不好與你相當時價,或更多?4.當然,您還有小車的"優勢",準備好驗傷單(就醫證明),適時提出「過失傷害告訴」?呵呵,這我不懂(語末,已有網友提供寶貴意見)。
以外觀而言,只看出擦傷,還是有三角台歪掉之類的大內傷?不然22750這種快半台車的維修費是否是獅子大開口、驚為天人的報價網友自有公論。這種全換新的維修法保險公司是否買單,還是會陪你上法院、來個折舊大法?樓主自行評估哪種有利
Elhazard01 wrote:以外觀而言,只看出擦(恕刪) 機車被撞車架多少都會變形換車架1.2萬起跑3000km約是半年車吧.折價更少我當年(10幾年)的老爺機車對方(跨線撞擊)後(0% vs 100%)車沒全換光基本估價就快兩萬(富邦全賠)再說保險公司有自己的估價方式醫療賠多少骨折賠多少(3.5.10)老了多少會有後遺症斷手腳癱瘓賠多少(30.50.100)不管你(傷者)多報.少報保險公司一樣會加減打折扣.....................................................................................所以建議開車的人一定要保第三責任險(30~50萬)與超額1000萬(一年沒多少).比保全險有用多了說真的嫌貴的不如我給你10萬讓把你撞個斷手斷腳也行還每年冬天來臨時.可以享受後遺症的回味
人民幣 wrote:中西醫傷口留證(恕刪) 身上的淺傷口,去買人工皮貼,到時候復原的皮膚會很漂亮,不要再擦碘酒了人民幣 wrote:今天是我主動聯絡 保險公司 要求保險派人驗車 保險只說 請車主提出 (出險) 才能派人驗車拍給車主 還是說保險會連絡 截至發文後 電話在那 沒有啊 對方出事後,有沒有通知保險公司?這只有對方與保險公司雙方才知道,搞不好是傻傻地去通知賣保險的業務,而不是通知負責出險的承辦所以,不一定是保險公司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