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車造成的民怨,是走走停停在漫漫長車陣、造成的一種路怒(Road Rage),每人程度不一。長途開車,大家車上都開著冷氣、聽著喜歡的音樂、吃著喜歡的零食、喝著喜歡的飲料...。但是有人對"前車不積極跟上行車流速"產生累積性憤怒,這種情緒每人不一,真的超不爽想打人、想逼龜車、想急剎教訓龜車、想開窗吼三字經、想比中指...。這些心理症狀也可以先想想自己,是否除了遇龜車就要中指、逼車...,生活中也是一個家人、朋友、職場上的火藥桶。
(劃個重點:龜車造成的路怒,每人都不一樣,如果您氣到"必須執行一些行動"才能消氣,也許也可以先想想自己情緒管理的問題)
再談龜車:
坦白說李家阿公、張家阿姨、我自己的太太、還有這再看這篇的男士你身邊的那個正妹,他們就都是"小心開車族",我個人是上了50歲的阿北,用路超過30年,每次出門我80歲老媽還要叮嚀:開慢一點,不要搶快、人生不差那15分鐘...。這些人的用路觀念: "危險路段、小心駕駛",小心=慢一點,貪快的人結果要等七天才回家...,所以慢慢開就安全了。
(劃個重點:用同理心想一下媽媽的叮嚀、和媽媽或是隔壁家伯母開車上路的情形,您就知道龜車為什麼龜了)
最後談一個觀念
道路是開給每一個年滿18歲領有駕照的人來使用的,而不是開給像我這種:路感極強、方向感極佳、進退空間感可以抓到前後保桿0.5公分、各種臨場反應如電光石火、時速100跑山切番薯只是我的小菜...,道路不是我們這群被平凡職業耽誤的路易斯漢彌爾頓而開的。
好了,文末說一個雪隧治龜車的辦法:
在避車彎廣設"測速器+車號及時速大看板+測速照相機":
1. 通過避車彎可以看到"ABC123車速45公里請提速反則受罰"的紅色大看板,
2. 通過之後1公里不提速就照像。
3. 通過避車彎可以看到"XYZ456車距100公尺請跟上流速"的橘色大看板,
4. 通過之後1公里不跟上就照像。
其他像我電光石火神行寶馬以標準車速標準車距通過,可以打出"歐泥醬好棒棒"的綠色字樣。
最後祝大家用路時多欣賞台灣之美,碰到龜車心裡嘲笑他們一下就好,嘴巴不妨喝一口珍奶。
拍照請交給警察薯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