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g77710 wrote:別鬧了,在臺灣生活幾十年了,且還是部長級別,能不知道裕隆旗下的標示嗎? 還真的許久、非常多年沒看過"偽"賓士商標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偽"賓士商標,那麼表示你根本不認識裕隆...
arno wrote:巷仔內/倒果為因痛批(恕刪) 其實高嘉瑜的論述~也許有些不夠全面~不過~這個什麼~30萬就業人口....全是裕隆的員工嗎?如果不是~就別扯這個了~讓人覺得有點在綁架的意圖~後段又說什麼~汽車是火車頭工業」這句話。開發中國家發展汽車業的目的不單純是因為它能賺錢,或是供應本地的汽車需求,更重要的功能帶動相關產業的供應鏈的成長相關產業鏈全都是供貨給裕隆?沒有裕隆他們就會倒了?如果不是~也別扯這個了~同樣讓人覺得有點在綁架的意圖~還有這個~對於汽車產業來說,政府該做的是什麼?政府該做的事情是增強國產車體質,使得國內的業者更能夠與國外的技術母廠形成整合戰力,切進技術母廠的供應鏈。在此同時,也要降低台灣汽車無端墊高的成本,如貨物稅等,才能讓台灣的汽車業,形成具有良性互動的競爭力。接著鼓勵台灣具有研發能力的廠商,這個好像就是高嘉瑜所說的~都聽了50年了~還在講這個?最後~這個什麼好笑是:先問了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沈榮津,「家裡都開什麼車?國產車還是進口車?」其實一點也不好笑~反而是切中要害~高嘉瑜只是點出~連你們自己都不開國產車了~會有什麼增進國產車體質的政策?台灣雖然市場不大~個人也希望能有自己的國產車品牌~但是也很久了~有長進?
arno wrote:舉例來說,約占汽車製造成本兩成左右的引擎,進口關稅就和成車一模一樣,都是17.5%。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技術母廠不斷調升零件價格,台灣汽車的價格怎麼可能不上漲?而長此以往,台灣國產車又怎麼可能有市場競爭力? 光看這句話就想問這位撰文者,國產車的引擎與變速箱有與時俱進嗎?外觀內裝改一改就漲好幾萬,主被動安全配備落後歐美日5年以上。再者,母廠技術增進調升零件價格,進口車調漲完輸入後的價格一樣性價比高於國產車。洗腦台灣人國外不調漲,只有國內調嗎?到底是誰寫這種惹怒眾人的文章......
arno wrote:巷仔內/倒果為因痛批...(恕刪) 政府要先把台灣本田驅逐出台灣,或是課以重稅因為台灣本田是台灣國產車企業中,唯一一家不生產標準家庭房車的,也就是Civic台灣本田顯而易見是間最不負責任的外國企業,只想在台灣排放污染跟賺取暴利,卻不願負起汽車製造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