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樓的就是答案了,蝴蝶效應其實觀察一下,車速在某些情況下 (約20~50KM/hr) 左右,又有一定量的大客車,外線會比內線快很多因為大車習慣保持距離,不隨便煞車,會有穩定車速的效果,有時內線塞死了,外線還能保持一定的車速
wonly wrote:+1真想讓這些奇人現...(恕刪) 塞車時刻意加大車距可吸收前方的影響、避免將影響往後延伸例如前前車的車距近而頻繁煞車前車拉大車距所以“不用一直煞車”所以對你的影響就少不曉得跟你看到的場景有沒相同啦不過我說的是歐美日都有的研究結果站上也有人一直在推廣有點反直覺啦尤其是對跟車超近的台灣人可是實證是有效的
都是超跑、雙B和測速照相害的。超跑愛飆車,政府就有理由設置一堆測速照相、區間測速。有測速就會有烏龜-->有烏龜就會塞車。(其一因素是很多車是快樂表,和實際車速差了10km/hr,他以為他開90,別人看他只有80)越塞車-->重大事故率越降低-->就算撞了也不會嚴重政府表示-->國庫肥了,重大事故少了-->測速有效。哇哈哈。
雪隧會塞車其實和股價為何會漲是同一個道理呀!都是為了出貨!股價上漲到最後就是要賣呀! ,車子上了雪隧最後就是要下交流呀!大家都集中在某幾個交流道下,當然後面會回堵! 下交流接市區道路立馬遇上紅綠灯!車子太多停下來就回堵了!
就奇跁一堆阿遇過那種在隧道外一路都是表速照速限+20在開的結果一進隧道就表速低於速限10~20在開然後一出隧道又狂加速....感覺突然又不care會不會被拍了國五連續幾個隧道都看他這樣搞兩道各一台這種三寶帶隊國五不塞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