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044933 wrote:媒體曉得這社會大部份是仇重機的媒體真是社會亂源.... ..(恕刪) 媒體真是社會亂源?有多少重機騎士拿著新聞說沒超速在說嘴這不用我說吧仇重機?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只會引來更多人的厭惡人性是仇錯誤之事不用把重機騎士的錯誤心態及錯誤行為, 自我感覺良好的替換成仇重機這只會讓大家更加厭惡"有錯誤心態及錯誤行為的重機騎士"
我自己被黃牌機車由側邊撞擊的經驗看騎上重機好像就在行駛專用道一樣都不用管巷口要不要減速有車輛還是人撞下去就對了我想該事故的重機騎士應該也是認為這樣看到路邊有小朋友有減速注意嗎?這不是最簡單的防衛駕駛意識嗎?重機所有道路都變專用道了都不用注意路旁
這事件就只是天時地利人合, 剛好小男童被重機撞上了, 假如小男童是被汽車撞到, 我想不會有人想討論, 就算車子開一百也不會有人有興趣, 除非駕駛酒駕, 我相信蘇花那路段跟很多路段4輪開的不比重機慢至少比肇事這台網友換算的約時速75快, 尤其是一路只有單線, 進村莊遇到雙線道, 路隊長持續行駛在內線, 後面不耐煩的車會從右線超車, 這時右側的慢車像腳踏車或村莊裡慢速騎行的機車就比較危險, 所以要光說重機上路就是殺小孩機器, 那不如檢討整個台灣社會的用車環境, 道路設計跟駕駛觀念, 大小汽車大小機車腳踏車都要算...不要只狹隘的說重機超速跟小孩衝出馬路
你的回應算是比較中肯的這部份台灣人真的有點鄉愿邏輯思考應從因果關係來看無論肇事者是駕駛哪一種車種在完全無違規的情況下他的反應時間是否來的及避免慘劇如果以上的問題答案為否就不應該用人命為大的角度出發來檢討肇事者為何? 因為哪天這也有可能發生在你身上(肇事) 大家有想過嗎?或許在沒有違規的情況下撞到人,撞擊力較小,可能就只是受傷或重傷,至少還有復原的機會,而不是死亡了!大家應該都有去過台東,台東在東河包子那段路上 (印象中),很長一段,幾乎每經過一個稍微熱鬧的部落,就會有一隻超速,限速大約在40~50,雖然常常要減速很煩,但有這樣的設施,我認為非常好!為什麼要訂 40~50?為何不是 60~70?就是要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讓汽車或騎士有反應的機會,並提高被撞者生還的機會!所以不要認為阿不就只是超個速而已,有時候差個10幾公里造成的結果可是天差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