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納智捷U6降價 先衝量再求獲利


s510720 wrote:
我就知道接下來我會...(恕刪)


以賣來台灣多繳一堆稅
還有被賺幾手後
還可以賣69萬的馬三來說
我覺得出廠不用30萬

magictw wrote:
本月底 Autopolis...(恕刪)

Autopolis 媒體試駕 我很好奇
納車會用其他車種下去比較?

magictw wrote: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144749


繳了上百億學費後, Luxgen 終於想通如何賣車了.

想通了就好, 這年頭沒有CP值的產品比戴奧辛還毒!

先在台灣拿下半壁江山, 證明 Luxgen 骨頭夠硬, 再考慮如何稱霸中原,

否則就算獨孤求敗出手也就不了你, 嚴董你說是不是!?



以U5 U6的配備價格來說
納牌輸的只有品牌形象跟後勤
別人是深耕了多少年
保養容易 保固不囉說 二手價好
買單的人當然就多
納牌至少有端出牛肉了
但該加強的地方還是有
多多努力了...

放晴吧 wrote:
以賣來台灣多繳一堆稅...(恕刪)

車子的成本不是這樣算的,很大的比重在研發成本,模具成本,所以數量越多成本
就越低,對松田來說,台灣市場只是多賣的,能夠維持銷售公司營運即可,之後再靠維修,高單價車種獲利。
每家公司看他的市場定位選擇不同的戰略,並不是馬三一台成本30萬這麼簡單
想求勝,先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hTC王雪紅一直沒有認清的現實。
作為一個籌碼不多的新興品牌,想要和國際大廠圖謀天下,不顧好基本盤就會土崩瓦解。
hTC一直沒有對台灣市場做太多的耕耘,倒行逆施的把籌碼的壓在大陸市場上,結果當大陸銷售策略錯誤失去大陸市場後,居然連台灣人都拍手叫好。我自己是銷售MIT產品的國貿業務員,深刻體會到台灣在國際市場上有多劣勢,所以我一直都有民族情懷,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M8,在得知宏達電今年的部分售出案之後,我還是義不容辭的選擇U11。但是連我都感受不到宏達電對台灣市場的投入與耕耘。(U11開始比較有感)

韓國產品能夠在近幾年內異軍突起,正是因為韓國品牌穩坐南韓市場,至於其原因很多,非關稅貿易壁壘之高不亞於台灣的進口車關稅保護。但無論如何,韓國車業靠著韓國市場的基本盤,在短短十年內就成為世界級的車廠,納智捷如果無法參透這點,仍要繼續把重心擺在大陸市場的話,只會成為下一個HTC。

而且裕隆集團跟日產很可能終究得分道揚鑣,汽車試場的局限性,很難左手做代工、右手做品牌。
這是和泰豐田之所以能夠擊敗老店裕隆的原因之一,沒有任何包袱所以可以完整投入代工品牌的耕耘,造就台灣的豐田神話。
反觀裕隆,回首當年飛羚計畫與日產的衝突與日產的圈扼到如今納智捷開始逐步侵蝕日產與三菱品牌的市佔率,按照現在的走勢,分手之日恐怕是勢在必行。
裕隆納智捷必須趁著裕隆集團還有底氣撐著時做出突破,否則當日產走台灣本田的模式時,裕隆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讓我想起之前一個新聞

一碗麵線糊的成本多少錢?

超級暴利是嗎?



原來其他的費用都免費....

ff6947tww wrote:
這次L車U6抓住了...(恕刪)



510計畫的操盤手不是蓋的!

每一步都令人驚豔, 耳目一新, 不知是否嚴董親自操盤!?

Martin.F wrote:
想求勝,先立於不敗...(恕刪)



態度決定高度, 能像老兄般客觀看大局者幾稀!


從U5發佈開始,

我第一次感受到Luxgen浴火重生的意志力,

也感受到嚴董扛著家族使命臥薪嘗膽後, 不能輸的壓力.


雖然走的是Hyundai崛起的老路,

不過有水野大師的加持, 產品層次高的令人驚艷, 加上定價策略精準犀利, 成功機會大增!


台灣這新局開得很漂亮, 已經成功佔據媒體版面, 攪得市場雞飛狗跳;

大陸那邊得等十九大結束後才會有動作, 咱們搬張涼椅台下看好戲!
目前的策略是對的,做下去看看成績就知道,納智捷要強要大,必須有市場支撐,先求台灣有10%市佔率,再求國外銷售
Martin.F wrote: 想求勝,先立於不敗之...(恕刪)

沒有日產三菱的獲利,L牌現階段無法獨自生存。
現階段個人覺得應該先努力提高L的市佔率為優先,這樣才能提高售服部份的利潤。
日產、三菱、納智捷其實可以各別努力,有三位猛將可以操作,我會讓他們同時獨當一面,因為整體都算裕隆集團的市佔率,也都可以賺錢。
不是拿母廠不放來當藉口,這並不能一直當藉口,只有公司不願意,或是代理商覺得不引進也沒關係,讓人垢病。
而日產、三菱的成長在軟硬體的部份也可以受益在L牌身上,這其實是多贏面手段。
深耕大陸跟台灣本來就不衝突了,兩條線可以併行,大陸會失利不就是呼攏失敗,以為靠台灣製造的光環可以一直熱賣,光環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車輛本質才是永續的價值。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