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用路人別抱怨你知道國道快破產了嗎?


kc1229 wrote:
1.根據高速公路局...(恕刪)


開始丟風向球了嗎?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不意外呀~~~
要收錢了當然先放消息呀~~
不然要說現在賺很多~~然後我還是要跟你收橫向國道的錢嗎??
呀都選上了當然就任它收了不然你能怎麼辦

八月二十 wrote:
公家機關的預算幾乎7成都是拿來發薪水和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剩下三成才是拿來建設的

讓存款變多有兩種方法 開源跟節流
可惜我們的政府不知道如何節流,只好開源


然後我們就被開了


不知道您上面所謂的政府7成預算用來發薪水&退休金....的資料是從哪邊來的?
至少小弟看到的104年總預算案歲出分配中,人事費用(含退輔部分支出)是占了20.88%
而不是您所謂的70%

至於錢不夠花怎麼辦
開源跟節流都很重要
可是節流絕不是像您說的如此容易~
只要降低公職人員薪水,砍掉退休人員退休金就搞定了
(退休金全砍大約只佔了總預算的5.4%,公職人員薪水減半也才又擠出了7.72%)
後面衍生的問題? 因為事不關己就當看不到?還是單純只想拿軍公教出氣而已?

網路上瞎扯都很簡單,內容隨便亂寫都可騙到一些人,但問題真的這麼簡單就可以搞定?
人生因為這樣而可以更美好?
先跟遠通討債比較實在,跟遠通討債都做不到還想跟人民要錢
破產..剛好而已.

遠通的欠款,罰金 大條的不收...只會收那個遲繳的一般user.怪誰?

況且,台灣人就是沒辦法建立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整天只會吵那個免費的里程....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
當初討論橫向收費時,也不見如此凜然大義,又是因為時空背景改變嗎?
dayikimo wrote:
這還不是前朝造孽,...(恕刪)
台灣一堆花了別人幾倍幾十倍上百倍預算蓋的東西,是在賠錢什麼啦!
聽說前朝要漲任何民生用價就被罵....
現在漲價是為了為了要補前朝的破洞...

然後就沒人出來反對了~
搞不好還一致說好~
妙不可言~

真不知道這個洞到底是誰挖的....XDDD

kc1229 wrote:
1.根據高速公路局統...(恕刪)



國道基金年收220億!林佳龍:東西向國道收費應減半

民進黨立委林佳龍今(10/22)日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毛治國目前國道基金一年收入220億,除了用於道路的養護及建設其他公路興建上,還有甚麼用途? 毛治國表示國道基金再從汽燃費挹注100億,因為發行乙類公債值至目前共累積債務2000多億,新增的債務除了新增的建設即將要進行的是高雄國道七號、在桃園國一甲、國二­甲以及中部國四延伸,大部分在還舊債。

林佳龍表示,站在民眾要先上高速公路去接國道公路必須繳費的情況,國道收費對這樣的使用者而言是偏高,通行費加汽燃費一年收益是350億,是否應考慮費率減半?毛治國答覆­,基金設計是全國性的,不太可能分區不同費率。林佳龍認為,國道一號在蔣經國時代興建,並喊出回收後就是免費,國道一號收的通行費相較於建設經費早就已經回本了,現在收益­用來支援其他道路,免費是否永遠無法實現?毛治國表示,國道一號需要很高的養護費,所以還是要收費。

林佳龍質問,國道收的費用跟用在養護的經費各是多少? 高工局表示,目前收入是350億,結餘款是160 ~180億,但考慮其他國道的建設經費,整體路網來看是負債。 交通部表示,而且後續做了很多拓寬、交流道的工程,國道就是依賴基金收入來做這些建設,20年來費率並沒有隨物價上漲。林佳龍提出,公路建設還是縱貫線主要幹道,若把東西­向也列入國道,對偏遠地區的民眾就要收這麼多錢,收費必須考量區域發展正義。毛治國表示同意林佳龍的看法,這部分是可以討論的。

林佳龍指出,建設當然有先後,但資源就有差,當初台北捷運有4000多億經費, 輪到高雄捷運就用BOT,到台中要蓋捷運,經費就只能蓋一條,資源都集中在大台北。林佳龍拉高音貝強調,一個政府存在是最需要幫助最弱勢的人,必須主持社會正義,進行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越偏遠的地方,例如南投就是要靠國道六號進入市區,很多農民反映的心聲,天龍國的官員有沒有聽到?毛治國馬上回答 「我們都聽到了!」林佳龍隨即表示,「聽到就要反映在政策上」!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銀噹•馬汀 wrote:
我相信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為何用把ETAG讓給財團去賺??

搞不懂!!

使用者付費~支持收回ETAG 取消20km免費



ETAG它是BOT形式的國家建設
就是要設計給財團蓋,然後給他賺個幾年回收成本再移轉給國家
不然國家跟本又要舉債來建設,你也知道現階段的財政是怎樣的困境
今年蓋下去,明年還不知有沒有足夠預算繼續施工
政府機關被法規綁住效率也沒辦法跟民間企業相比
蓋不蓋的出來沒人知道

如果沒有用BOT,現在都還要很麻煩的買回數票,過收費站的時間成本、車子的加減速造成的油耗的碳排放也沒辦法去除
整個社會的外部成本也就沒法提早減低,所帶來的經濟效應要晚好幾年才能作用
高鐵也是用BOT的,如果要給國家蓋的話搞不好現在還沒辦法搭到快速省時的高鐵呢

當然民間企業財團也不是省油的燈
賠錢的生意誰要做,在合約的特許營業期間內他當然要彌補建設成本甚至達到賺錢最大化
這就要看政府要怎麼用法規命令來為國民的荷包把關了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