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台灣.... 我是認為應該先解決"快樂錶"問題,
比照國外,僅針對高過最高速限的情況,例如台灣目前最高合法速限是110km/hr, 那就過了120km/hr再增加灌水幅度,
以免像現在以我常開的歐系進口車錶速120km/hr,GPS測出來119km/hr, 公司的國產代步車120km/hr,GPS測出來103km/hr,
還遇過同事的車更誇張的.
另外就是建立正確的行駛習慣,長期以來似是而非的觀念加上積非成是的普遍習慣,大大增加阻塞與事故機率.
最明顯的超車道使用就是個例子.
說真的要快很簡單, 油門踩下去就算小March也可以輕鬆破錶速130km/hr,
但是要讓交通順暢,大家開車輕鬆愉快,又降低事故與阻塞,
還有很多環節需要處理.
除了快樂錶,駕訓/考照沒有要求實際上路進行就是個例子,
場內時速不破15km/hr繞一圈出來就拿到駕照了,
坦白說連基本的變換車道時機,方向燈的使用,與其他車輛或是機車,腳踏車,行人互動,
大車的內輪差與盲點... 這些觀念都沒有.
大部分的人都是拿到駕照後才開始慢慢累積駕駛經驗,從錯誤與事故中學習,
跟國外這10幾年來的趨勢就是除了考照制度改革外,讓新手駕駛累積一定實際經驗後分段考試取得正式駕照,
或許也是台灣該思考的.
要不然台灣還是會停留在 "停車技術讓人讚嘆"但交通一團亂的狀態.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