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是受車主委推,請駕駛人協助幫忙更換機油還是耗材,所以才會騎乘該重機。
駕駛人是從事相關行業,也領有合法駕照,無飲酒。
關於車速:
當天事主騎在那條路上,車行速度於首次筆錄時表明,因事發突然,反應距離不足,且
車輛已急煞到後輪上揚,視線停留在車前,並無法確認儀表板當下時速數據。
撞擊之後:
重機駕駛頭部直擊副駕駛座車窗、或車門上方鋼梁,導致重機駕駛頸部受創,並於現場
陷入半昏迷狀態,至於如何上救護車,現場狀況等都是經由員警筆錄時反問得知。
針對各大新聞台所報導,依據休旅車女駕駛所言,重機車速過快這部分,請參考下兩圖。
=======
車行路徑
=======
=======
路段距離
=======
重機左轉直行秀朗路三段至撞擊點約38公尺(依GOOGLE地圖標示,實際距離沒在現場量過)
而實際駕車情況並未超速,而現場也未留下煞車痕,且重機因撞擊車輛停於原地倒置,無刮地痕
故對休旅車女駕駛評估車速無實際依據,也造成各大媒體對單方說詞採以利用播報,對廣大用路
人,尤其重機駕駛,又莫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另外剛好我朋友也有看到新聞畫面,說看那台汽車玻璃噴那麼遠,肯定重機時速不低
小弟非物理科系,也不是車鑑中心人員,更不是玻璃製造商,也無從經由該畫面直接認定車速過快
但網路永遠都有材料,小弟從YOUTUBE擷取一段影像如下:
影片顯示,在無外力的情況下,玻璃爆裂也可以噴那麼遠;依照技師說的內外溫差大就有機會
如當日車內開啟冷氣,外面大太陽的高溫,是否也有同等條件,再加上外力撞擊,爆裂並不無可能
氣溫參考
PS:立場說明,關於車速小弟我無從判斷,當事人也因上述原因無法明確提供數據,這個就交給
更專業相關機構協助釐清,在此並非直言重機無超速,而是各大媒體欠缺數據直接採納休旅車女
駕駛說詞,顯然對單一車種肇事帶給社會大眾不良觀感。
==========================================================================
==========================================================================
另有關休旅車有無跨越雙黃線迴轉,經版上koko22022大大所提供的GOOGLE地圖比對
確實有涉嫌跨越雙黃線迴轉的可能。
再依下圖所示:
此圖是當事人事後至現場拍攝,如比對新聞片段,應該不難看出,休旅車有可能四輪皆壓雙黃線
,或者只有兩輪壓雙黃線,但小弟覺得,壓雙黃線雖然是違規,但跨越雙黃線並非肇事主因。
主因小弟猜測如同版上stanley059、阿阿辰、嵐薩雷克等多位大大所提:
休旅車迴轉未明察對向車況,且迴轉中未有明顯減速、探車頭停止(警示提醒作用)等作為,
直接逕行迴轉動作,並侵犯重機直行車的路權所導致。
當然依裁判法,可能重機駕駛還是得背負上未注意車前狀況的肇責比例。
我想也如同其他留言大大所講的,今天就算不是重機,百分之一千還是會造成事故。
但事故已經發生,對方女嬰受傷,做家長的會心疼也是事實,會講對自己有利的話也是人之常情
但重機駕駛的想法仍舊沒有被重視;今天發這個文不是要平反甚麼,如果不就這起事故來講,任
何媒體於當下為求第一手新聞,沒有做到平衡報導的義務,其實才是造成讓任何一個事件中的雙
方被社會大眾誤會,更有可能影響其他同樣興趣的人們。
但是我不否認每個記者心中還是有想要做出最客觀公正的報導,只是礙於時間與事件大小、公司
政策等,而被迫忽視這塊,導致報導有偏頗,或許記者心中也正滴咕著。
但依舊衷心希望雙方能順利和解,並將傷勢好好休養,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也祝大家行車平安,遵守規矩,記得打開平安燈。
(開車聽廣播說的,忘記實際內容 XD,意指方向燈、大燈等燈號)
以上論述礙於回文時間太晚,尚未經過當事人完全審閱,如有出入,還是以當事人論述為主。
poseidon牧 wrote:
紅牌的兩線道這種車速 看撞擊力道就知道車速不慢
(別凹了 車速很慢還撞下去那更是...)
請問車速不慢是多不慢???
38km/h???42km/h???52km/h???
如果今天撞到的是BENZ,車門沒凹陷這麼嚴重,是否就判定重機車速沒有過快???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