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rblee wrote:
這就如同我們的抽屜不整理, 東西亂放, 於是抽屜的空間就不夠了
如果分門別類, 疊整齊, 放好後, 發現空間還很多
如果車輛能整理, 統一往右邊靠, 一輛輛排好, 讓空間能夠騰出來, 車速就能提高而且更流暢.
當然, 經典的囚徒困境, 基於人性, 是一定會有此現象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3227709&p=23#42483694
囚徒個體的理性利益選擇, 和整體囚徒的理性利益選擇,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 也就是 "單一駕駛人佔用超車道,選擇自認最有利的模式開車,開得很高興", 卻和整體車流的利益不符
其實也就是拖累整體的車速
如果他選擇 "合作", 讓出超車道, 讓其他能開快的車, 能超車離開, 讓中/外線車道車輛數目減少, 對於慢車也有利, 因為能因此擁有更大的前後車距, 更容易開車
選擇合作? 兼善天下 ?
還是基於私心, 選擇背叛 ? 獨善其身 ?
感謝 herblee 大大,在百忙之中為小弟開示、讓小弟長了見識!

在大大的連結網頁中,您對於 Braess's paradox (布雷斯悖論) 與「囚徒困境」的講解非常精彩,
既深入、又清楚明瞭,讓小弟獲益良多!

如今的台灣,由於政治與媒體上的藍綠兩黨對立,加上名嘴們的推波助瀾,
導致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零和遊戲」的思維模式來處理一切問題。
殊不知,
在真實的人類社會中,有不少事情其實並非「零和」、而是「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
例如,在 歐、美、日 以及許多其他「正常國家」的高速公路上,
絕大多數的駕駛們都有這種「車速分流」的駕駛習慣與規則共識:
「內線車道的車速最快、中線車道的車速次之、外線車道的車速最慢」、
「非超車時,勿占用內側車道」。
因為,
唯有如此,才能維持高速公路上的行車順暢與整體運輸效率,並減少行車糾紛與車禍頻率。
但願:
台灣的政府相關單位、與那群死硬的「絕對速限派」能夠早日醒悟,
還給大家一個安全、又有效率的高速公路!
目的在形成壓力,改善內側車道佔用情況
只要有email信箱認證即可.
http://www.hpb.gov.tw/files/11-1000-107-1.php
案件編號 DM-20130516125640
姓名 陳*生 電話 O:H:
行動電話:098***4523
性別 男
E-Mail *****@gmail.com
意見與留言
---------------------
高公局您好,
我欲以行車記錄影片檢舉佔用內側超車道之車輛,請問佔用的構成要件。
在中線無其他車輛、或有足夠空間的情況下
1. 該車前方多遠無其他車輛仍行駛超車道?
2. 該車行駛多久算佔用超車道?
煩請回覆,謝謝!
---------------------
處理進度 處理中
使用內側超車道跟借用一樣,借完要還,回到較外側車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