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在台北的通勤族要小心了,天龍車真的出現了!


anxowj wrote:
這種雙節的車實在不太...(恕刪)


歐洲很多城市街道狹窄,雙節巴士還不是跑得嚇嚇叫~~
不用什麼新東西進來就拼命唱衰。

leoachung wrote:
靠....台北公車已...(恕刪)


道路空間充分利用,一班車可以載運更多人,很好啊!!
unclefly wrote:
歐洲很多城市街道狹窄,雙節巴士還不是跑得嚇嚇叫~~
不用什麼新東西進來就拼命唱衰。

這不是唱衰好不好,
我們是在發表看法。

(我是台北市民)
hjfrank wrote:
這不是唱衰好不好,
我們是在發表看法)


我前面說了..這車的轉彎角度與一般公車差不多

只是大家都不聽..老是認為需要大轉彎...有很大的危險

所以樓上的unclefly大大不是說嘛...歐洲巷道小的地方也是跑的嚇嚇叫..就是:因為轉彎沒那嚜大

*那張動畫圖的聯結公車轉彎樣式是不對的
多輪軸的車..轉彎時會有尋跡性,意思是很後面的輪子會跟著中間部分的輪子前進
中間軸會把後半部往反方向甩

身為天龍國民
請市議員要求它穿上反光背心〈特定塗裝〉
以警示周遭車輛小心
不敗教第十八代掌門人 wrote:
身為天龍國民請市議員...(恕刪)


日本的雙節公車,在車尾有[長度18M,追越注意]的字樣提醒其他用路人。
其實什麼車都不要緊,重點還是用路人的態度,
看到大車來了就給大車友善的空間吧~~前面提到公車離站橫切2-3個車道,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因為違規的擋路的多。在車外的人看來是公車亂開,在車內的乘客是巴不得司機趕快超車,
公車司機很難為的!!

其實個人很肯定這次這家客運公司,願意引進這些在歐美早已行之有年的大眾運輸車輛來改善大眾運輸,
換一個角度想,如果這款車子表現良好,大量引進,強化公車服務,讓更多人來搭公車,
路上的私有汽機車相對的就會減少,對國人來說不是好事嗎??

雖然對韓國印象不好,但是之前看過首爾的交通政策改革,還蠻佩服的。
以人數為出發點的考量,而不是以車子數量為出發點,把道路空間還給一次能運輸最多[人]的交通工具。
一輛公車所使用的道路空間,可以給2輛自用小汽車,約8~10個人,
如果改成機車,算20輛頂多20~40個人,
但是一輛普通單節低地板公車,坐位加上立位就有60人以上的運輸能力。

所以為了節能減碳,政府這幾年努力改善大眾運輸的用意是值得肯定的,
當然很多政策細節可以再加強改善坐得更好,不過不該以造成自己不便的角度來批判。

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大家能多為他人著想,大家都學習多方面思考!!! 大家加油~~

unclefly wrote:
看到大車來了就給大車友善的空間吧~~前面提到公車離站橫切2-3個車道,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因為違規的擋路的多。在車外的人看來是公車亂開,在車內的乘客是巴不得司機趕快超車,


錯,公車橫切兩三個車道,是不耐煩前面還有其他的公車在上下乘客。
不信?只要有兩種公車以上停靠的公車站如:捷運西門站、台北車站、忠孝東路上、羅斯福路師大分部以南。
50台裡面大概只有1台公車是乖乖等前面的離站,再跟著一起開的。

unclefly wrote:
日本的雙節公車,在車...(恕刪)


公車捷運之類的運量 比汽機車好
但是 僅限於載運一定的人數以上
一旦到了 離峰時間 車上就沒幾個人了
卻還是得發車 車上小貓兩三隻 車還是要開 一樣要吃油

捷運也是 而且捷運是吃電的
台灣主要的電力來源 是火力發電
這只不過是 將汙染集中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我覺得台北的公車太密集 捷運班次太頻繁
已經失去節能減炭的目的





所以公車捷運的編排調度 才是最重要的
並且對汽車進城 進行管制或是收取進城費
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騎機車
1人汽車 才是污染 塞車跟浪費的元兇 上下班時
注意一下 有多少一人汽車

也要改變驗車制度 像現在機車最新的是5期環保 汽車我忘了
當5期推出時 要把1 2期的檢驗標準取消 1期車 改用2期標準驗車 2期用3期標準驗車
每出1期新的標準 就要取消最舊的標準
這樣才能淘汰烏賊車


除暴安良是我們作市民的責任,行善積德是我本人的興趣,扶老太太過馬路我每個星期都做一次,如果碰到國定假日的話,我還做兩、三次呢!
我只想知道,這種公車的駕照應該要用大客車駕照還是聯結車駕照?

不過好像離題了。

ufo000 wrote:
我只想知道,這種公車...(恕刪)


這個估狗得到,駕駛這種巴士要聯結車駕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