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車不是塞車主因,這真的是今年開春聽到的最大笑話了烏龜車若是在中外車道順順開,這個理論才有談的空間但烏龜車占據內車道,讓速度較快的車輛必須變換車道影響各車道的車流,塞車怎能不出現在美國整個車流都提高超速時,警察只會抓前後車,卻不會抓中間的車流,你倒楣是頭車或是尾車,抓你不影響車流,但中間的車陣,一抓會讓車流混亂,所以即使法規規定55英里,一樣不會抓,而且他們清楚這樣有助減少使用道路的時間,有效使用道路在荷蘭,使用內車道不讓速度較快的車,交警連出現都懶,直接用監視設備告發,罰的重的讓車主不敢含扣我國的龜車車主只會拿著法規,卻忘了高速公路交通最主要的目的(安全快速運輸),這樣的人種就別想我國會有優質快速的安全道路了
解決內車道的方法1. 交通局可以在內車道每5公里裝一支測速器2. 每次違規以第一次時間起算24小時累計罰款,24小時後再從頭算3. 第1次3000,第2次4000,每增加1次罪款比前次多10004. 以24小時開1000公里來算最多可有200次違規合計罰款可達$20,500,000元5. 這樣連有錢人也會守法,不低於限速也不超速的守法開車要在內車道超過限速行駛請坐 正/副總統座車或請坐救護車三)小型車輛低於最高速限持續行駛內側車道(高管規則8-1-3):1、違規行為構成要件(1) 正常車流。(2) 無特殊原因。(3) 小型車輛。(4) 持續行駛於內側車道。(5) 且行駛速率低於最高速限。2、違規態樣如下:行駛速率低於最高速限行駛內側車道,且有適當安全距離(前方約100公尺及緊臨車道前後方各約100公尺以上)未駛離內側車道。(四)小型車輛使用內側車道超車未駛回原車道且未以最高速限行駛(高管規則8-1-3):1、違規行為構成要件:(1) 正常車流。(2) 無特殊原因。(3) 小型車輛。(4) 使用內側車道超車。(5) 未駛回原車道。(6) 且行駛速率低於最高速限。2、違規態樣如下:超車後,有適當安全距離(前方約100公尺及緊臨車道前後方各約100公尺以上)未駛回原車道,且行駛速率低於最高速限行駛內側車道。(五)車輛使用內側車道超車後堵塞超車道行車(處罰條例33-2):1、違規行為構成要件:(1) 正常車流。(2) 無特殊原因。(3) 行駛於內側車道。(4) 行駛速率低於最高速限。(5) 有超車行為。(6) 且後方車輛受阻塞而未能以最高速限行駛。2、違規態樣如下:超車後,行駛速率低於最高速限使用內側車道,有適當安全距離(前方約100公尺及緊臨車道前後方各約100公尺以上)未駛回原車道,致使後方車輛受阻塞而未能以最高速限行駛。
不管你是德國人、何蘭人、法國人、美國人只要你在台灣就要守台灣的法律及交通規則回到你的國家後再去守你的國家法律及交通規則,不要把台灣看成你們的殖民地。各國的法律及交通規則是依各自國家的環境及民情去制訂。台灣人是不守法的種族,為了自己的不守法就喜歡引用外國法規來合理化自己的不守法私心死也不想守台灣的法規。
一堆人文章沒看完(還是沒看懂呢...)就回應了有的沒的推論裡面的數學看起來很複雜不過這理論一開始就點明了“也就是前後空間車間距,也就是頭對頭約略在 12.5 公尺就到達臨界密度(critival density)到達臨界密度以後因為與前方車輛太近,因此如果前方車輛作出一些反應後面車會比前面車反應還大一輛一輛往後傳"重點是在臨界密度之後遇到任何瓶頸,前車的舉動造成後面接下來的的反應會傳下去導致後面的車越來越慢龜車,跟車太近,路上異物,安全距離內突然被插隊,車禍,都是會引發接下來的蝴蝶效應裡面所說的龜車有助於交通,指的是把快擁塞的路段錯開“在德國西部的高速公路系統在部分路段執行可變速率控制(Variable Speed Limit Control)也就是塞車的時候速率會調整例如偵測到某路段快要塞車了 (通常以密度為指標)那麼他的上游速率變成 60 更上游70 更上游 80"有點像是你一過了車禍的那個點就順了. 這跟大家在這邊爭論的龜車是不一樣的狀況吧這些看起來應該都是有些理論基礎的(數學公式都出來了),至少西方道路規劃設計都是依據這些數學模型作的.不過相信Mobile01上一定有寫過相關論文的神人會在這棟樓貢獻他實際作的反証實驗數據來證明這個數學模型是錯誤的
t3629655 wrote:不管你是德國人、何蘭人、法國人、美國人只要你在台灣就要守台灣的法律及交通規則回到你的國家後再去守你的國家法律及交通規則,不要把台灣看成你們的殖民地。各國的法律及交通規則是依各自國家的環境及民情去制訂。台灣人是不守法的種族,為了自己的不守法就喜歡引用外國法規來合理化自己的不守法私心死也不想守台灣的法規。 台灣的法規是依照民情跟環境制定的嗎???台灣龜車喜歡佔據內車道,所以法律依照此況制定龜車內車道法條???既如此為何還要對內側車道的龜車開罰龜車守台灣的法規,台灣法規卻又對龜車開罰,龜車的想法果然天賦異稟啊
333 wrote:烏龜車不是國道塞車原因...(恕刪) 版上多數都有開車...而且經歷時間也不少,這個論斷似乎跟實際遇到的差很大...結論好像說服不了人,而且台灣人駕駛習慣跟日本差異很大,其中有個重點證明是龜車問題...就是龜車導致"他車變換車道密度變高,使車流崩潰機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