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popo1688 wrote:
東西線開戰是因為日本跟義大利同時答應要分擔一邊的壓力
可惜義大利外強中乾....來不及抵擋就趴光光了.......日本又踢到美國一塊大鐵板
啥??中國....中國當時根本沒辦法制止日本的深入.....要不是美國的參戰....早就更改成大中華共同圈了...
德國在歐陸除了西伯利亞戰場外(太貪打了..導致後援補及來不及跟上)....幾乎無敵!!!還打到英國老家去了!!!
當時要是義大利在強一點..指揮官聰明點...日本不要提早觸動美國參戰的決心(偷襲珍珠港就連三本五十六都反對)....
這場戰爭的勝負還很難說....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計畫趕不上變化.....加上大家的資源也用的差不多了....
原本科技最弱的美國...因為這場戰爭..得到了非常寶貴的科技資源.....
雖然戰爭很殘酷
不過也讓世界的科技更加進步
發動機的革命及核能的發現.....也是由戰爭中發展出來的.......
許多對人體的實驗..可以從日本跟德國得到實驗結果.....至少產生了生化技術(毒氣運用)及醫療進步....
回觀20世紀人類的科技為何進步神速.....答案就是來自於"戰爭"...很諷刺卻真實!!!!
最後一句最正確。
當時的德國是有能力東西線開戰,如果你知道當德軍進入蘇聯時,蘇聯人民是夾道歡迎德軍時,就可以想像當時的德軍會把東戰場看得多簡單了。德軍的失利,不是在於戰場,而是統治。沒有把蘇聯的人民當「人」來管理,激起了蘇聯人民的抵抗,不然,只要慢慢打,反而可以打下蘇聯。這是一念之差,不是戰爭不力。這是希特勒沒有整體戰略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