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一下騎機車的人

teacher3416 wrote:
其實車在轉一定角度後會有死角
根本看不到摩托車喔
如果摩托車看到打右轉燈...(恕刪)

除了打方向看燈後照鏡外,
當您要開始轉時,請轉頭確認。
這在國外路考時是很重要的動作。
這種狀況我也常碰到,明明就已經提前打了方向燈了機車還是一台一台接著過去

但我騎機車的話看到這樣的狀況我會先把速度慢下來,假如真的不想等還是會從汽車的後方左側超車

從汽車車頭超車真的很危險,轉彎的汽車駕駛有時會有視線的死角一個疏忽就可能發生車禍

這樣的狀況我常碰到,就是在我家的車庫前,每次開車回家要進車庫時就明明已經打燈了車也轉一半了

就常會突然從車頭衝出一部機車或腳踏車疾駛而過真的很危險

所以我覺得大家在路上騎車、開車還是要多多互相禮讓,多等幾秒鐘又不會損失什麼

前方車輛都已經打燈了都已經知道他的動向了就應該減速而不是加速衝過

而要打方向燈轉彎的駕駛也應提前打燈而不是等要轉的時候才打,總也要給後方車輛一個反應的時間吧!!

沒辦法...騎車的只能走右邊阿...沒看左邊地上有四個大字嗎?

chieh76123 wrote:
我也想問問看

明明路上是很寬敞的單向雙線道

為什麼就是有很多開車族不看後方也不打燈直接無敵大迴轉?

每個族群都有沒大腦的用路人啦...


我想起了阿部...
大家都把重點集中在"慢車道"這個字眼,但樓主沒有說清楚的是:慢車道外側是不是還有一條機車優先道?

很多省道與線道都有這種問題,就是在所謂的慢車道外,還有一條機車優先道,當汽車要右轉的時候,如果剛好又有機車過來,必定會跟機車發生衝突
sendoffy wrote:
當汽車要右轉的時候,如果剛好又有機車過來,必定會跟機車發生衝突


所以是鳥車種分流
交通部說
內線禁行機車是因為避免汽機車交流
然後外線就說因為汽車要右轉所以沒辦法
什麼鬼

還有
台灣平面道路基本上根本沒有"真正"的"快慢車道"
只有像中山南北路才有
其他的根本是個屁
鳥斃了
鬼島一堆鬼腦袋! 台灣有三寶,政客、嘴砲、辦不到!
小海≧▽≦ wrote:
所以是鳥車種分流交通...(恕刪)
車種分流只是官員用來愚民的糖衣而已,根本就沒有完全分流,反而增加車輛動向複雜度,矛盾一堆且漏洞處處,還不如車速分流來得簡單,慢車靠右,快車靠左,多順暢。

makenaide wrote:
車種分流只是官員用來愚民的糖衣而已,根本就沒有完全分流,反而增加車輛動向複雜度,矛盾一堆且漏洞處處,還不如車速分流來得簡單,慢車靠右,快車靠左,多順暢。


這是理想中的狀況
現實生活中呢?
不會有慢車在內車道?
bis0815 wrote:
這是理想中的狀況
現實生活中呢?
不會有慢車在內車道?
一般道路及高速公路常見慢車在內車道,原因在於政府沒有積極教育駕駛人,使得大部分的人沒有車速分流的觀念。像很多實施車速分流的國家,快車及慢車各行其道,比台灣的車種分流順暢多了。當然啦,要改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日本、德國好幾十年前的交通也是亂得可以,為何現在脫胎換骨?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有決心要改善,從教育面、執法面、工程面著手,每個層面環結都規劃好,現在終於能享受美味的果實了。

台灣什麼時候才要改革?越晚改革就越晚嚐到美味的果實喔。
贊成車速分流!在10多年的機車汽車駕駛經驗之後,感覺似乎只有此制度可以解決交通問題!當然說也是很難三言兩語說完的!因為車速分流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最後要變更還是要有通盤考量,還有極多的金錢、空間銷耗才能完成,以台灣目前都市架構以及用路人品德心態方面,似乎困難重重且遙不可及!但,總是有人踏出第一步,不然交通問題將無法完美解決,但又有什麼是完美的?政府官員不管是很久沒坐過機車也好,或者是無心解決?或者是屈服在目前結構環境之下的選擇維持現狀?只能期待另有契機,不然感覺上要改善交通似乎不太可能!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