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有哪位事故家屬需要以下影片,事故地點:桃園果林。

如果這台機車換成四輪, 請問警察或是您會如果說明車禍原因?

左轉是從車道最外側左轉嗎?

48-1-4 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該名女駕駛人如果在數十公尺前先駛入內側車道再行左轉, 就不會發生這種後車撞上她機車的側面了!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我弟就是為了閃這種騎法的機車騎士,選擇去撞安全島,保全對方的代價是車毀了,大腿骨折...
誰也不想造成任何傷亡,但為啥感覺明明是因為這種沒腦騎法的關係而撞車,卻還要因為對方的平安來謝天謝地??
該名女騎士經求證桃園交通隊後證實為外傷,

但這樣的駕駛行為真的很不可取,

所以我做了一部那位女孩的影片,

那些年,我們一起訐譙過的女孩。



好像沒有禁行機車+待轉標誌+待轉區?

2快一優(慢)的車道!


左轉車輛請先行駛至內側車道再行左轉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BenSheets wrote:
該名女騎士經求證桃園交通隊後證實為外傷...(恕刪)



看到行車紀錄器驚險高速撞擊 + 拖行畫面,直覺不妙!

好險只是皮肉傷!她運氣真好。


騎車變換車道,永遠要假設後方有來車可能會撞上;

但這位女騎士似乎是假設別人都不會(不敢)撞她。

0110101 1001010
米咖 wrote:
好像沒有禁行機車+待轉標誌+待轉區?

...(恕刪)


內線道為禁行機車之快車道,照規定機車不可直接左轉,應兩段式左轉。
0110101 1001010

小弟平常市區跑業務也都以機車代步,雖然公司有配車

,但騎車真的方便很多,有時聽版上一些2輪大大要求路權或者抱怨4輪族的不是

,但其實開車族真的沒有騎車族來的輕鬆自在,路權過度寬鬆其實也增加2輪族的危險性

,肉包鐵真的慢慢騎就好了,兩段式左轉也不會覺的自己有啥不如人的地方

騎到摔倒跟車禍才真的丟臉又傷身吧~


0943902737 wrote:
這個問題我想先反問一...(恕刪)


你的措詞令人難以接受!
我要避重就輕什麼東西???
現在的事實就是機車數量提升的同時機車死亡人數卻比起以前下降的多
這就是眼前的事實我要避重就輕什麼東西???

倒是你爭的安全,我都不知道你有什麼「證據」能「保證」這樣執行後會比現在安全
自己完全是在一個空談與想像...卻反過來說我避重就輕...
你就是無法否定機車死亡人數下降的事實,你就是不能證明你的做法比較安全

我的用車比例講了你要信嗎?
機車9:汽車1...還有忙到3月個都沒碰過汽車的時候過!我可以感覺得出來你覺得我是開車魔人,不知你們人間疾苦
以前每天上下班總里程約20km,現在50km以上...下雨天才開車,騎車資歷1x年以上...唯一一次車禍也是被一台紅燈右轉的老車害的,另有一次有因轉彎中路面有油漬而雷禪,沒什麼豐功偉業只有事實陳述!以上ok嗎?
違規停車、併排停車很討厭,但我從不覺得騎車時有什麼困難,機車靈活好應變,外車道車速也較慢...慢車道也可使用
是我騎車技術好還是觀念好?我從不覺得那有什麼困難或複雜度可言

你的講這些問題我早一句話說了...台灣人的駕駛習性如此!
你怎麼不會想應該要加強取締違規,而不是允許違規牽就違規?做就要機會不做永遠沒機會...這句話好像比挺耳熟的

反倒是要切入車速較高、前後車間隔較密的汽車道時,人反而會比較緊繃
也許個人感受不同...也因如此待轉雖然看起來比較乖了一點笨笨的一點也不帥氣,又耗時間...個人覺得安全感是比較有的

交通法令與取締違規是兩回事
一直愛指別人矛盾之前請先讓自己的邏輯清楚一點好嗎?
另外一個指人矛盾的地方也是...唉

google找不到可以試式試yahoo好嗎?mobile01好像也有人提過,花你自己的時間去找吧
說實在的要找有利資料應該是你,而不是我
我個人是覺在機車數量年年暴增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反倒下降是很好的現象,但你要把其解釋人沒死就好怎麼撞都沒關係...我也僅能尊重你的思維

白話一句啦
路權就路權...一堆訴求總是圍在機車數量與汽車比例與繳稅映射在用路分配上的不均上,壓根都看不出出發點是為了安全
呼應先前提到的加強取締,當交通取締的執法間法越長時,交通事故就相對的也降低,若真的是為安全的訴求,不會只在爭路權一件事上
所以路權就路權啦

我就知道最後氣氛很容易變這樣,而且你們一定是最後的贏家...哈bye bye

BenSheets wrote:
該名女騎士經求證桃園...(恕刪)


剛剛一早看三立新聞
也是說女騎士只有擦傷...
同時也有出現某商家監視器拍到很多人去幫忙抬車的畫面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你的措詞令人難以接受!
我要避重就輕什麼東西???
現在的事實就是機車數量提升的同時機車死亡人數卻比起以前下降的多
這就是眼前的事實我要避重就輕什麼東西???

看了真是令人傻眼
整篇文章依然是避重就輕
而且是標準的打人喊救人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倒是你爭的安全,我都不知道你有什麼「證據」能「保證」這樣執行後會比現在安全
自己完全是在一個空談與想像...卻反過來說我避重就輕...
你就是無法否定機車死亡人數下降的事實,你就是不能證明你的做法比較安全

我提出了那麼多風險
若可以迴避這些風險不就是可以更安全?
嘛.....你又不肯正視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我的用車比例講了你要信嗎?
機車9:汽車1...還有忙到3月個都沒碰過汽車的時候過!我可以感覺得出來你覺得我是開車魔人,不知你們人間疾苦
以前每天上下班總里程約20km,現在50km以上...下雨天才開車,騎車資歷1x年以上...唯一一次車禍也是被一台紅燈右轉的老車害的,另有一次有因轉彎中路面有油漬而雷禪,沒什麼豐功偉業只有事實陳述!以上ok嗎?

沒有問題,當然OK
inconceivability wrote:
違規停車、併排停車很討厭,但我從不覺得騎車時有什麼困難,機車靈活好應變,外車道車速也較慢...慢車道也可使用
是我騎車技術好還是觀念好?我從不覺得那有什麼困難或複雜度可言

簡單跟你說
你的感覺不等於別人的感覺
無論你怎麼說
都無法改變那是行車風險的事實
況且我還有提到其他的風險
可不只這麼單純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你的講這些問題我早一句話說了...台灣人的駕駛習性如此!
你怎麼不會想應該要加強取締違規,而不是允許違規牽就違規?做就要機會不做永遠沒機會...這句話好像比挺耳熟的

你怎麼知道我沒做
我沒說你不會問啊?
我曾經晚上在林森北路拍並排停車被一群流氓圍起來
曾經打電話要求警察來取締違規停車
結果警察來了擺爛只有驅趕
我還當面跟警察起衝突
打電話、拍照片檢舉違規大約數十次
這樣的行為你滿意嗎
但警察就是那麼愛擺爛我有什麼辦法
請你說說看啊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反倒是要切入車速較高、前後車間隔較密的汽車道時,人反而會比較緊繃
也許個人感受不同...也因如此待轉雖然看起來比較乖了一點笨笨的一點也不帥氣,又耗時間...個人覺得安全感是比較有的

又在避重就輕
我提出的風險呢?
你不正視不代表不存在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交通法令與取締違規是兩回事
一直愛指別人矛盾之前請先讓自己的邏輯清楚一點好嗎?
另外一個指人矛盾的地方也是...唉

誰在跟你說交通法令與取締違規
我在說你的數據與實際狀況矛盾好嗎
還邏輯勒
唉..........
inconceivability wrote:
google找不到可以試式試yahoo好嗎?mobile01好像也有人提過,花你自己的時間去找吧
說實在的要找有利資料應該是你,而不是我
我個人是覺在機車數量年年暴增的情況下,死亡人數反倒下降是很好的現象,但你要把其解釋人沒死就好怎麼撞都沒關係...我也僅能尊重你的思維

一般來說
提出有數據的人不會反對提供連結或關鍵字
因為可以鞏固自己的理論
不過沒關係,我再去找
但既然你不肯提供我找不到就別怪我囉
inconceivability wrote:
白話一句啦
路權就路權...一堆訴求總是圍在機車數量與汽車比例與繳稅映射在用路分配上的不均上,壓根都看不出出發點是為了安全
呼應先前提到的加強取締,當交通取締的執法間法越長時,交通事故就相對的也降低,若真的是為安全的訴求,不會只在爭路權一件事上
所以路權就路權啦

我講了那麼多你依然是避重就輕的回答
不過你就是不肯正視我提出的疑問與風險
若可以加強取締大家都喜歡
那麼簡單請問
你要怎麼要求加強取締?
若警察擺爛不肯配合你該怎麼辦?
你有多少時間陪他們耗?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我就知道最後氣氛很容易變這樣,而且你們一定是最後的贏家...哈bye bye

你知道為什麼氣氛會變成這樣嗎?
很簡單
因為你完全不肯正視我的提問
選擇用避重就輕的方式回答
舉例來說
我對你的數據提出質疑
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數據與實際操作是有衝突的
但你不肯回答我的質疑
只是不斷重複看數據看數據我有數據
然後呢?我質疑的部份呢?

我提出根本無法判斷哪些路需要待轉
你連看都不看,更別說是回答了

我提出靠右待轉風險不比直接左轉低
你只看到違規停車與併排停車
我提到的其他那一堆風險呢
忽然間消失了嗎?

我提出現行法令車種分流是由汽車獨享
你卻提出程度想差甚遠的"機車優先道"

對自己言論較不利的就無視不回答
只說自己有利的部份
這種行為就叫做避重就輕
這種行為非常容易令人失去耐心
我不知道是哪裡冤枉你了
不過你居然還能反過來賴在我頭上
算了,希望真的BYE BYE了啦
  • 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