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國外的重機都上高速公路了,為什麼台灣不行?

EthanTs wrote:
OK, VERY GOOD...(恕刪)

一定會有人不遵守的啦~
說好汽車不能走國道路肩,01還不是檢舉了一堆;
只是重機上國道還沒個譜,
但罰款已經比照汽車囉!
重機在高快速公路上同車道超汽車,
或是汽車在高快速公路上同車道超重機,
你有看到就趕快檢舉,
汽機車都一張6000喔!

b691011 wrote: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http...(恕刪)


因為這是台灣,違法的總是比守法的多...
因為我討厭重機用引擎聲代替喇叭聲嚇到我小孩...

戰車領導士 wrote:
日本東京大阪地廣人稀

路上沒車沒人當然重機隨便上高速


日本東京大阪地廣人稀....你乾脆說新北市中永和人口密度真低....

戈巴契夫頭髮最長,海珊總統最不愛打仗,台灣政客講話最誠實......


manson_tv wrote:
日本東京大阪地廣人稀....你乾脆說新北市中永和人口密度真低....


東京大阪只有一部份地方車多,也就是一般遊客看的到的地方....
其他大部份的地方,車真的是不多,但停車場特別多。
這就是日本停車的相關法案成功的地方。

中永和芝蔴大的區,比東京大阪,差很多....
這是Amsterdam的萊頓街Leidsestraat, 這條街都沒汽/機車 ,只有輕軌和自行車, 是因為荷蘭汽/機車很少嗎?? 地廣車稀嗎?


Freiburg im Breisgau 舊城區, 都沒汽/機車, 是汽/機車很少?? 地廣車稀嗎?


這是Amsterdam的P+R Sloterdijk 橋下停車, 上方就是捷運Metro/火車Train共用的高架軌道, P+R旁的地面有公車bus/輕軌Tram, 在這裡進行交通載具轉換, 沒看到車是因為都放在停車場

完全反過來的觀念是台灣, 把道路當成停車場來使用
海牙這個P+R Hoornhwijck,是在郊區高速公路交流道旁邊, 但旁邊就有輕軌車站
付4歐元, 可以停車一整天, 這4歐元還包括4個人,換搭市區輕軌1天的團體車票,電車等於免費"



義大利交通本來就和台灣一樣( 不好 )????,請看貨櫃車在內線, 路肩有輕機車, 厲害吧! 怕了吧! 這是在Firenze 北交流道附近


但是,行車習慣不好的義大利, 隧道內能超車, 台灣為何不可以?
我國交通法規源自於聯合國道路公约。也是1968年維也納道路公約簽約國, 及1949年的日内瓦道路公約的成員, 我國承諾遵守該國際公約。 所以有和維也納道路公約 CONVENTION ON ROAD TRAFFIC 是有完全相同的條文 , 一定"禮讓後車", 台灣為何辦不到?

當有後車超車時,是原本行駛在車道中央的前車,減速靠邊,前車允讓靠邊, 靠邊靠到什麼程度? 是靠邊到所有車道中,能靠的最右邊,是右車輪完全壓在路面邊線上,完全偏到車道的右邊,儘量靠邊! 讓出車道左邊最大的空間。
當前車壓線時,後車就知道前車允讓了
每台車都讓, 沒有不讓的
隧道內可以超車, 隧道內也壓在路面邊線上, 表示"減速靠邊" "禮讓後車"

重機沒有擠縫隙左右開弓的, 每台一定都像一台汽車一樣換車道超車, 也一定是左側超越!

德國火車月台也沒有剪票口, 都是自行打票 , 台灣為何辦不到?
台灣上下班都有紅綠燈了,還是要有警察站在路口指揮, 德國為何沒有? 國中/小學還要義工站崗在路口斑馬線?,舉旗又拉線? 國外的斑馬線為何不需要???

為何德國沒有車佔用超車道?

A8 autobahn(stuttgart-Ulm) 有安全車距,所有車都讓出超車道,無車佔用


這是比利時, 超車才進入中線車道 , 超車道空的,無車佔用

英國 M20(前方Dover港), 超車道空的,無車佔用

日本關越自動車道, 內車道無車


是中/外車道滿了才進入內車道
比利時

德國慕尼黑

東京首都高



tansywen wrote:
當初07年開放重機路權時,
我想全台2300萬人中,贊成的就只有那不到2萬名的重機騎士吧,
結果還不是開放了@@
另外,我騎車也開車喔
...(恕刪)


對不起, 您完全弄錯"路權"了
當初07年開放重機路權時,????
不知重機"爭路權"這句話 始作俑者 為何?
不過,這是毫無路權觀念? 一開始就說錯了?

這是開放"通行權" , 不是開放路權 ??????
這說不通
紅燈停,綠燈行, 綠燈擁有路權, 紅燈一方喪失路權 ,路口輪替使用, 這是路權問題!
轉彎車讓直行車! 支道讓幹道, 路口輪替使用才是路權問題
現在根本不是汽車先走, 重機停等讓汽車先走 的問題 !
完全弄錯"路權"? 才會導致出現和汽車爭"路權"的誤解
"路權"所說的不是只有"爭自己的權利", 還有尊重他人路權的義務 !

國外是把車停在P+R停車場, 轉換捷運("高承載"的交通工具), 台灣反過來把道路當成停車場 ,把捷運("高承載"的交通工具)空在那裏?
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道路設計及其提供的功能為何? 是以運送人為目地, 還是提供汽機車跑來跑去為目地?
道路是提供"人"流動(人流)? 還是供"汽機車"流動(車流)?

路權是排序/分配/ 優先與否 , 不是能通行不能通行的"通行權"?
必先有通行權之後, 才發生各不同車種如何分配排序的"路權"問題 !
沒有通行權?又那來的路權?

重機車是運輸"人"的交通工具? 還是跑來跑去的競速工具????
道路空間有限, 能夠高運輸/高承載的交通工具, 本來應該放在優先選項上!
簡單講就是
水準不到、知識不足、民粹治國
留錯篇文章,抱歉請刪
1515151515
thedog6962002 wrote:
沒有所謂的汽車道,機(恕刪)


拿抗議行動時重機騎士很守規舉來舉例本身就沒什麼代表性。
誰都知道重機在抗議行動時要爭取權益,表現的守規舉跟不守規舉哪一個會更好爭取。
更何況照片裡整組的警察杯杯就在旁邊咧。

1.活動中有人在檢視需要好表現。2.旁邊就有警察。

用這說明重機有多守規矩,完全沒有說服力。
就跟拿總統來閱兵的照片說明國軍片常走路都排的方方正正超有序一樣。

再說這位後面的「機車就是機動性高的交通工具,你們要享受冷氣要享受不風吹日曬你家的事,就要接受塞車,卡車陣的結果腦子有洞的才跟你們那邊塞好塞滿」不就說明了除了抗議行動時,更本就是靠機車的機動性在鑽嗎?
b691011 wrote: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http...(恕刪)


去住國外阿
是因為救護車及交通警察不夠,怕忙不過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