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uit wrote:
我 還在想 明天 要...(恕刪)
有替台灣想,先+5分。
管他的,不差你一票。


愛台灣是在心裡,不是用喊的。
看看對岸中國人,敢去天安門喊 我愛中國嗎。
不是被抓起來.....
就是帶鐵鍊的輾過。
政府又沒特別說,明天應放假。
oyc4388 wrote:
做生意又不是做志工,進口一輛車還不能賺你錢?淘寶買習慣了?
進口檢驗不用錢?我們公司進一個插電燒水的電熱水瓶檢驗費就要8萬,曾經進口比較大型的機器檢驗費就花了90萬,結果只賣了10台,這筆檢驗和倉租費用應該分攤到商品上面還是進口商自己吞?
進口商不用備零件耗材?不用租倉庫?不用買設備?不用技師?不用銷售?不用展廳?這些都不用錢?庫存都不用資金息?賣10萬台跟賣1000台的分攤費用是一樣的?商品淘汰後沒用完的零件備品報廢不用錢?
Daniel Wen wrote:
真正有問題的是貨物稅,這個民國40幾年開始針對奢侈品課的稅
40幾年電視冰箱洗衣機是奢侈品,汽車更是,課貨物稅看似免強合理
但現在很多東西早成了平價必需品,不還是一樣在收貨物稅
汽車25~30%貨物稅就很離譜,台灣車貴,但與當年的真正奢侈品意義能是一樣的?
更別說現在又多一條奢侈稅,光一個"奢侈"品之名剝兩次皮?
熱炒三杯 wrote:
除了古早沒更新的貨物稅,民進黨完全執政8年,2016~2024也沒做好事,還課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難怪好幾年都在超徵稅收,還好意思不發還民眾。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tax-info/understanding/tax-knowledge/3aDPo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