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桃園 騎士🛵🛵通過「減速平台」自摔....

機車騎士看起來就沒有減速啊 !
Xantia_L wrote:
桃園 騎士🛵🛵通過「減速平台」自摔....


多摔幾次, 就知道學校門口要減速了

就像是吃罰單
特定路段要減速, 不減速就吃罰單
多吃幾張罰單就學乖了


masterken wrote:
機車騎士看起來就沒有減速啊 !


不能輪子騎到上面才拉煞車, 或是一直拉著煞車騎上平台
要先減速後, 放煞車, 慢慢過去
這才是減速平台的目的
減速平台的用意是讓你"慢慢"通過
不是"到了平台才減速"
會摔車的表示騎車甚至開車技術都不行
汽車停車場這種減速帶一堆, 都嘛是先減速後再慢慢開過去
但是開車不會摔車, 騎車會
有些人喜歡含著煞車騎車也可能會中獎
這是好裝置
建議推廣全國
騎車不看路 看到減速帶也不減速

這種可以開罰單嗎...
上下坡是順向紋路

完全設計錯誤.......................申請國賠!


無冕王

選你正解,順向紋具有導向作用,兩輪的上去會很有感,真是豬腦設計。

2025-07-30 22:15
Xantia_L wrote:桃園 騎士🛵🛵通過「減速平台」自摔....

(1)機車跟著前方白車行駛,此時行人行進方向為沿著人行道方向走,白車已經過斑馬線(未減速)。
(2)行人來到路口,欲走斑馬線跨越道路,同時機車也來到斑馬線,研判機車發現行人要走斑馬線跨越馬路。
(3)研判機車(緊急)煞車,可能是斑馬線/減速平台表面止滑或是自身機車胎紋不足,造成機車失控打滑摔車。

肇因:
1.機車行經斑馬線未減速
2.行人行經路口斑馬線,未查看路況,直接穿越馬路。


另減速平台設計,材質為橡膠,表面有防滑溝槽設計,其防滑程度應沒有柏油路面好,如下雨天道路潮濕或緊急煞車,有很高的打滑風險,四輪汽車局部打滑,通過平台後碰柏油鋪面可以穩住車身,但二輪機車打滑車身失控,很高風險出意外。



減速平台寬度涵蓋斑馬線,寬度不小,與一般減速坡(小突起寬度小)略有不同,也是增加風險。

設計原意是"減速"平台,但實際可能是"打滑"平台!?

持續觀察,如果後續仍有類似事故發生(行人被撞減少與摔車事故增減比較),這種設計應該就會被淘汰~~
猴子不懂減速帶啦...
這我知道,加速騎過去,彈跳的時候要按一R鍵擺動作,落地會加速喔
其實這下雨天應該可以算是輪胎打滑平台
只要機車上平台後龍頭稍微轉動
應該可以準備做出撲壘姿勢
影片不是很清楚,
應該是右手放在煞車上騎車(不管有沒有要減速的意圖),
結果道路不平去拉到煞車,
重心回到前輪的瞬間鎖死打滑失控了吧,
尤其是沒有ABS的車更容易發生.

騎車保個駕駛人傷害險,
自摔保險也會賠,不好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