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孤單 wrote:搞不懂退縮人行道很難的嗎?不能說萬無一失但是至少就可以降低發生率了!==偏偏台灣都喜歡設置在路口!! 退縮加上庇護島後變成四輪開撞庇護島開始跟防撞車一樣,列入消耗品行列新年第一天,對準庇護島,撞下去
jajaj0607 wrote:雨天太黑, 汽車駕駛在左轉真要不要偷懶.不時前後移動視線.確認沒有A柱死角.行人自己也要注意車輛動態, 盡量要跟駕駛有眼神接觸.政府單位應該要把行穿線往後移動.讓車輛轉正的時候剛好還有距離看到行人.通通都該打屁股. 忙著看手機才是真的正常手握方向盤兩眼往前九成這類事故就不會發生只是每個都不承認看手機就是了....
台灣車輛習慣轉正之後加速,行穿線退縮之後才能把行人撞的更慘法規規定過中心點才能轉彎,行經行人穿越道要減速,較寬的道路到行穿線時車頭本來就應該是正的,後移只是鼓勵切西瓜,結果不是撞庇護島就是把行人撞的更慘前幾天看見一個網紅講:頸部骨折就不要開車上路只要是不想停讓行人的這時都會變成專家,講一堆讓車輛更好切西瓜的方案,什麼都講,就是絕對不會講“停讓”和“減速”這兩件事會撞行人的原因就是切西瓜搶左轉,搶左轉時注意力集中在會不會被直行車撞到根本無法看有沒有行人,到達斑馬線更不可能減速,要改善就是科技執法和開放檢舉未過中心點左轉,還有搶在直行車前左轉,這兩項佔了總事故16%的壞習慣,什麼問題都可以改善
會造成事故通常不會只有一個原因。1.人行道沒有退縮:導致行人會出現在車輛左轉的動線上。2.車輛左轉切西瓜:導致車輛駕駛沒有辦法正面看到行人。3.隔熱紙太黑:夜間下雨視線不良,加上黑漆漆的隔熱紙,駕駛沒有辦法察覺外面的光影變化與風吹草動。這三項因素加起來就是臺灣行人地獄的主要原因,偏偏政府都看不到,事後重罰沒有辦法換回行人的生命。幸好這個事故行人看起來沒大礙,駕駛的駕照吊銷一年,一年之後重考駕照時,要學習怎麼左轉,然後不要貼隔熱紙。
台灣馬路上大多數汽車會禮讓行人大多數機車不會讓行人只是機車搶道要撞到行人, 除非眼瞎了所以新聞報導撞到行人多是汽車尤其是公車開車視野盲點多一個開車轉彎不禮讓行人的駕駛他騎機車更不可能會讓行人結論就是這種四輪大爺都是二輪猴子變來的差別在買不買的起汽車而已換個角度四輪大爺起碼是有錢的猴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個路口已經有將斑馬線退縮並增加行人庇護島,但重點是行人綠燈時,車輛是可以左右轉的,加上這個路口,車輛主要也是左右轉,所以大多狀況不是車輛等行人造成阻塞,就是車輛與行人交叉通行。大家講的可能都是撞到行人的原因之一,但很多路口,車輛與行人號誌若可以分開通行才能解決這問題,但衍生的狀況就是路口停等時間更長,道路可能因此更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