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小舟 wrote:
「原產地證明書及加工...(恕刪)
你才是這樓的正解,為了保護國內產品,避免國外品質較差商品進來洗Made In Taiwan的相關法規。
非常多的國外商品洗完台灣產地,轉手就賣高價,例如大陸或者東南亞產品
當然大陸商品本來就有一些規定來避免進口。
但要稱國產車,用這個法規,以附加價值率超過35%,定為實質轉型沒甚麼問題,實質轉型後確實就可以稱為台灣製造了。
僅有組裝是不行的。
=============================以上是我搞錯了============================
要出口,才會跟原產地認證這些法規有關
A國買引擎,B國買輪胎,C國買車殼
台灣組裝成汽車,出口
稅則前六碼改變,達成實質轉型
但現在是進口零件,組裝完,賣國內市場
由於整車是不能進來,稅則規定是MW0,大陸物品不准輸入。
目前了解會影響到銷售是因為絕大部分是進大陸零件,中華車組裝,然後賣國內
國產零件比例不足
現在看起來政府只是要參考這個35%的標準
來訂一個國產車「零件自製率」要達到35%
車商規避大陸車整車進來,因為MW0的關係
但我不知道零組件是不是也迴避了稅則,才能進來,不然就不會自製率不足了
看起來政府也擋不住大陸車的進來,也不想得罪大陸,一方面也想保護國內產業
怕汽車產業的崩壞,所以才朔及既往,要求全車「零件自製率」要到35%
但似乎沒想到,國內車子沒有自有品牌,不管和泰,裕隆,只要能賺錢就好
才不管是不是賣大陸車
國內民眾,有便宜車買就好了,是大陸車也沒關係